标杆法是谁提出来的(深度剖析:标杆学习法,快速成为高手的秘密武器)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实际上是一种假设。

成甲在《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中提到:“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是我们认为的真实世界。”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我们大脑对事实进行解读后形成的一种假设。我们在自己假设的指引下行动,最终构成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

其内在逻辑是:事实→大脑解读→假设→行为。这也是我们今天分析的主线。

例如:月初时同一个公司同一个部门的A和B两人(说明资源相近),参加了同样的销售启动会议(政策一致)。到月底时,执行的结果却相去远,其中A取得100万业绩,而B只取得50万业绩。

实际上这个差距,在月初参加销售启动会时,就已经开始显现了。从A和B在会上整理出来的【我.爱.线.报.网.】会议记录(经过大脑解读后的假设)各不相同,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在各自会议记录的指引下行动,自然拿到的结果各异。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地让B变成A呢?

还真有!

那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标杆学习法。

所谓标杆学习法就是:找到标杆、模仿标杆、超越标杆、成为标杆。

标杆就是比喻学习的榜样。任何一个在某方面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都可以成为我们要学习的这方面的标杆。所以在销售能力方面,上面例子中的A是可以作为B的学习榜样的,即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标杆。

还是回到上面的例子,我们会发现,一段时间过后,业务能力表现较差的B,依然很差;而那些业务能力表现较好的A,却越来越好。

实际上,公司也会要求B多多虚心向A学习,以及让A开展【我.爱.线.报.网.】各种经验分享会。但貌似总不得法,不论怎么努力,B的业绩总是起不来。

当我们在和B沟通的时,经常得到的回复是:“我也是按照A说的那样做的,客户就是不和我合作,我也没有什么办法。”

为什么会出现B说自己照着A的方法做了,即学习了标杆,结果却依然不好。实际上,是因为B对于如何向A学习(模仿)并没有深度的思考,换句话说,是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向A学习。

这就会导致,很多时候B只是在机械的在运用着,从A那模仿来的某个具体动作,应对客户实际上各异的需求。可以想象,结果自然不会太理想。

B学习不得法的真正原因是:B并没有意识到,A的某个动作是基于“事实→大脑解读→假设→行为”这个底层逻辑产生的。只是看到了A日常表现出来【我.爱.线.报.网.】的“事实→行为”这个浅显的表象。实际上B没有意识到,真正需要学习的是“大脑解读→假设”这个阶段。

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提出的假设的过程,因为我们所有决策都是在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假设下做出的。

所谓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对于业务能力较差的B来说,让自己快速提升业务能力的方法,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向自己的标杆A进行学习模仿。

所以,根据“事实→大脑解读→假设→行为”这个底层逻辑。学习模仿标杆A,实际就是要学习模仿A对于某个事实的假设。从而让自己的对这个事实的假设和A的假设一致或者接近,进而在这个假设指引下做出正确的行动。

心理学早有研究,当我们知道某事背后形成的原理后,就能在执行的过程中,更灵活的【我.爱.线.报.网.】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而且执行过程中也会表现的更为坚定。

前面我们讲解了标杆学习法背后的底层逻辑,下面我们来对标杆学习法中每一个具体步骤,进行详细的剖析:

1、找到标杆

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仅仅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她在书中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有一个成长型的思维,保持开放的心态,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改变的,然后虚心向比自己做得好的人学习。千万避免将自己封闭起来的固定型思维,认为比自己做的好的人也不过如此,他们只是运气比自己好【我.爱.线.报.网.】,刚好遇到到一个好的机会,或者生在一个好的时代。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具备成长型思维后,又该如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标杆呢?是不是所有做的好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标杆都可以呢?又或者自己找到的标杆越厉害越好呢?实际上并非如此。

周岭在《认知觉醒》中有提到,从我们现有的认知圈向外扩展,是扩充我们认知体系最简单又实用的的方法。根据能力圈法则可知,人的能力是无法跳跃发展的,只能在现有基础上一点一点向外扩展,而扩展的最佳区域就在舒适区边缘。

回到我们关于寻找标杆的话题,根据周岭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寻找的标杆,不要距离自己现状太远,或者过于完美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找那些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人,就像我们身边那【我.爱.线.报.网.】些表现优秀的人。

如果将埃隆·马斯克作为自己的标杆,要变成世界首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了,这个标杆的认知假设能给到我们当下可以改变的东西太少。

因为成为世界首富需要的认知体系,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认知的可见视野范围。当我们长时间达不成自己的目标时,就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甚至怀疑自己。

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真正需要寻找的标杆,实际上就是我们身边那些表现优秀的人。例如我们上面案例中,和B同在一个公司,业绩比自己做得好的同事A,就是最为理想的模仿标杆。

为什么说我们身边的优秀同事,是最为理想的学习标杆呢?

是因为在日常工作中,同一个公司同一个部门的同事,大家的外部条件、资源类型大体是相近的【我.爱.线.报.网.】,需要解决的问题难度也都基本相似,大家既然能在一个公司干着同样的工作,说明大家的学历条件也都相差不大。

所以,遵循周岭提出的能力圈法则,B在模仿学习A的过程中,A擅长的那部分认知,相对于B来说就是他认知圈边缘的知识,更能让B产生触动,也最容易和自己的已有的知识进行关联,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牛人都是一拨一拨扎堆出现的,是因为牛人可以相互成为标杆,而且扎堆的牛人差距也都不会太大,就能更好的学习借鉴,更好的相互促进。

所以说,寻找标杆最好的对象,就是自己身边那些优秀的小伙伴。

2、模仿标杆

我们常说,向某某学习。

实际上,绝大部分人都说不出到底学习什么。

当我们认知到,行动产生的路径【我.爱.线.报.网.】是:事实→大脑解读→假设→行为,关于向别人学习,到底学什么的问题也就很好回答了。

因为我们知道,面对同样的事实,决定一人做出不同的行为,是他对这件事的假设,而这个假设又是由他的大脑解读产生。

所以,学习模仿标杆,除了模仿标杆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动作,还需要模仿标杆的假设,以及产生这个假设的大脑解读模式。

这里就引出了学习模仿标杆的三个层次:具体的行为动作、指导行动的假设和产生假设的大脑解读模式。它们的关系也是逐渐递进,因为大脑解读决定假设,假设指导行动。

从认知学科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会发现具体的行为动作一般表现为一种显性知识,而大脑解读产生的假设和大脑如何解,则是更多是一些隐形知识。

显性知识是指能明确表【我.爱.线.报.网.】达的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文献期刊、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可以通过语言、文字、书籍、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

正因为难以言述,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标杆都总结不出来自己成功真正原因,即藏着显性知识(行为动作)背后的隐性知识(指导行动的假设和产生假设的大脑解读模式)。这也是很多人在学标杆过程中,始终不得法的关键原因。

虽然我们知道,学习模仿标杆的时候,真正要模仿的是标杆的具体动作和大脑解读出来的假设。

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大脑的解读能力短时间是不容易得到【我.爱.线.报.网.】提升的;而对于大脑解读出来的假设和在假设指导下做出的行动,我们的大脑是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的。

所以,我们如果想短时间拿到不一样的结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标杆的假设变成自己的假设,并且严格执行根据假设做出的行为动作。

按这样的方法学习模仿,上面例子中的B,即使不能像标杆A一样做到100万业绩,至少是能够做到80万,就比原本自己的50万多出了30万了。

这种直接学习标杆的行为动作和假设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理解为生病时吃西药,吃了可以马上见效。

但是,如果想真正变得和标杆一样,见到不同的问题,都能很好地做出解读,形成有效的假设,并做出正确的行为动作,就需要让自己拥有像标杆大脑一样的解读能力。

如果我们想从根本【我.爱.线.报.网.】上改变自己大脑的解读能力,就需要去研究和学习,影响标杆大脑解读能力的过往经历和认知体系。

这种改变不是短时能够起效的,就像中医的调理,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调理周期。因为一个人的过往经历和认知体系形成的过程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的。

但是,如果我们一旦完成了这个积累,就能从底层改变我们大脑解读能力。最终的结果就是,再次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能得出更优的假设,甚至是超越标杆的假设,进而取得比标杆更好的结果。

改变大脑解读事实能力的过程,是一个重新构建大脑认知体系的过程,需要的时间一般会比较漫长。但是,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个改变的重要性,并持续的行动,就像持续的进行阅读和写作。因为我们知道,阅读和写作是【我.爱.线.报.网.】构建我们认知体系最有效方式。

3、超越标杆

实现超越的前提是先执行到位,让自己先达到标杆的水平。

现实生活中,一个部门的负责人,通常是由那些在某方面做得相对较好人提拔上去的,特别是技术部门更加明显。所以,这个部门负责人通常就会变成大家学习模仿的标杆。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大部分人估计都有想过,自己一定要超过某某某,多少年后当上部门经理。

现实的情况是,即使部门负责人很用心带下面的人,也不断组织各种培训,可是真正能够成功模仿的人很少,能够超越的就更少了。

这是因为学习模仿标杆的过程中,有个非常容易出现错误操作的地方,那就是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不严格按标杆说的方法执行,出现这里少【我.爱.线.报.网.】做一点标杆的要求,那里加多一点自己的想法。

而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我和标杆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我总不能照抄硬搬吧。在这些小动作的持续叠加之后,表面上是在按标杆的假设行动,实际上又恢复到了按自己的老路子来行动,执行结果自然不会太好。

并且还经常听到抱怨说:“我也是按标杆的做法做的,结果就是这样,我也没有办法,标杆的方法也不过如此。”

实际上出现了邓宁-克鲁格效应:自己认知能力还没有达到标杆的水平,自己却还不自知,在执行的过程中坚持自己固有的模式。

怎么避免这个情况的发生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听话、照做及时反馈。

开始时先按照标杆的假设和行动执行,中间及时将自己的情况及时准确的反馈给标杆,并根据标杆的意见迅速的进行【我.爱.线.报.网.】调整。

实际上这个带有持续反馈的执行过程,能确保执行指导行动的假设,还是由标杆店的大脑解读出来的。最终的结果,自然也会和标杆自己执行相近。

而在及时的反馈过程中,就是涉及到如何和标杆有效沟通的问题了。因为只有有效的沟通,我们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困惑和理解标杆的建议。

在有效沟通里,摆在首位的是要学会有效提问,因为只有真正弄清楚自己的困惑,并表达出来,标杆才能给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人类脑科学研究表明,写下来的实际上完成了大脑的将抽象的思维具象化条理化的过程,当我们能够将大脑中各种想法用清晰的文字写下来的时候,我们更能准确地理解自己想法的意图,真正找到自己困惑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在和标杆沟通的时候,【我.爱.线.报.网.】写下来的文字能让标杆更准确的理解要解决的问题,从而给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所以,将自己的困惑清晰准确地罗列出来,是有效提问的核心步骤。

最怕的是在和标杆沟通的过程中,询问的都是些方向性的问题,反过来还责怪标杆解答的不够具体有效。

例如,提出我该怎么实现一年阅读100本书、我该怎么快速完成这个月100万业绩目标、我该怎么快速成为公司主管等问题,就都是些无效的方向性问题。

对于这些方向性的问题,任何人在回答的时候,都不大可能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最后,可能就是礼貌性的回答说:“要实现一年阅读100本书,只需要每个月看10本左右的书,然后一个礼拜看两本左右就可以完成了。”

在不断的有效的学习模仿标杆并拿到结【我.爱.线.报.网.】果之后,进一步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实现超越标杆。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实现超越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结合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出现,在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标杆的方法的前提下,自以为是的根据实际情况缺斤少两的执行标杆的要求。

这里说的实事求是,是在严格执行标杆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实事求是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然后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的拿到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前提是我们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具体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我们这里不做讨论。但是,有一点是大家一定要笃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用得好就会变成优势。

例如,你是广州老城区一家银行的理财经理,主要的客户对【我.爱.线.报.网.】象是一些广州本地的老人,而你自己本身就是广州人。现在公司里的销冠是一位不懂粤语的外地小伙伴。你要实现超越的最有效的路径就是,先学习模仿销冠每天100个外呼量,掌握销冠外呼时的话术和其他行为习惯,再结合自己本地人懂粤语的优势,最终为实现超越标杆。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实事求是,结合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超越标杆就变得有可能,甚至是一定的。

4、成为标杆

当我们不断拿到结果,一次次打赢胜仗时,自然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但是,我们会发现人多做的好的人,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总结出自己取得成功的经验。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我没感觉有什么特别方法,我就是按自己的感觉走。”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人并不能轻易的将自己身【我.爱.线.报.网.】上的隐性知识,总结提炼出来,转为为可以为明确表达的显性知识。

当我们成为标杆的时候,需要去做的就尽可能真诚的帮助更多人。

因为我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会倒逼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自己做成一件事的方法论。

当我们总结出了做事的方法论时,我们就能更好的分享给他人,就能帮助到更多的人,也能更好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所以,这也是在不断在扩大自己影响力的过程。

随着自己影响力的扩大,很多对自己有利的机会和资源,就会潜移默化的慢慢构建,待到合适的时机,就能给们的人生产生更大影响。

结束语

当你能够站在未来做今天决策的时候,才能知道什么样的决策是真正正确的决策,这时我们赢的机率就会更大。

实际上,我们今天说的标杆【我.爱.线.报.网.】学习法,就是一个站在未来视角看今天的决策正确与否的动作。

因为我们学习模仿的标杆,某种程度上就是未来可能的自己。

开始模仿和学习标杆的假设,以及形成他们大脑解析能力的行为习惯,就是站在未来的自己要取得像标杆一样优秀结果的视角,做今天的决策,我们赢的几率一定是会更大的。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标杆,开始行动。

– End –

作者:【雷墨】

结硬寨,打呆仗!

每天,整理1张卡片笔记;

每年,阅读不少于100本书;

智慧的人生,就是坚持做一定会赢的事!

【点赞】【分享】是对文章最大的赞赏-

推荐阅读

给力项目线报网会员可免费下载 加入会员
友情提醒: 请尽量登录购买,防止付款了不发货!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都来自网络收集整理,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用户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行业资讯

华标的简易画法(华字标志logo,经典永流传)

2024-4-3 23:32:38

行业资讯

支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怎么写范文(支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24-4-3 23:53:0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