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90周年”系列网文⑭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这是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在《孙子·作战》中的名句。
“组织联络前线与后方的军事运输……是对于革命战争有决定意义的事业。”这是毛泽东对军事交通重要性的高度概括。
利德尔·哈特也曾指出:“整个战争艺术的秘密,就是使你成为交通线的主人。”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军事交通的重要性,在人类战争史上,军事交通作为军队作战保障和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前方后方,沟通着四面八方,对战争行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和近代军事交通
中国军事交通始于夏代。中国最早的第一辆车是由夏人奚仲发明。古籍记载:“奚仲作车。”木制车的发明,【我.爱.线.报.网.】不仅方便了生产,而且为军事运输提供了条件。
到了夏代末期,为军队服务的车辆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一次战争投放的战车可达几十乘。商王朝建立后,出于军事需要,十分重视养马,还发明相马、机驹等技术,战车兵逐渐取代步兵。西周灭商之后,其军事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开始利用舟船运输。周武王以兵车300乘伐商,在孟津东渡黄河,就是用舟船涉渡的。
军事水上航线的开辟和舟船的利用,无疑大大增强了军事运输能力。到了春秋时期,车战已是作战的主要样式,兵车的多少成为衡量一国军事力量大小的重要标志,当时各大国的战车一般均在千乘以上,出兵作战已严重依赖于兵车。正因为如此,孙子把“驰车千驷,革车千乘”作为“十万之师”行动的首【我.爱.线.报.网.】要条件加以强调,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为蜀军的运输起到了巨大作用。
奚仲作车
近代以来,铁路、机动船成为了军事运输的主角,洋务运动中,李鸿章筹办招商局,中国在水上运输中开始使用蒸汽机船用于运货和运兵。刘铭传也奏请朝廷,速造铁路以图自强。指出“若铁路造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驻防之兵,即可为游击之旅。十八省合为一气,一兵可抵十数兵用。”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军事紧急铁路运输暂行规章》、《铁路军运暂行条例》、《铁道军运三十六条》等有关铁路军事运输的规章,中国现代军事交通初见雏形。
邓世昌和“致远”舰 资料图
从筚路蓝缕中走向胜利的我军军事交通
井冈山会【我.爱.线.报.网.】师后,红军多次击败敌人的“围剿”,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使根据地逐渐得到扩大和发展。到1931年9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扩编组建的红一方面军,经过三次入闽转战,使赣南和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延安王家坪中央军委礼堂
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运输能力极低,给根据地带来种种困难。据地方志记载,这一带的道路“依山者多崩,傍溪者多缺,鸟道蚕迹,几不容趾,溪间之桥,概属独木”。这给红军机动作战和后方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红军要取得反“围剿”的胜利,首先就不能不为自己打通道路。
为此,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布训令:“为了红军行动方便,为了运输的迅速,为了发展经济,【我.爱.线.报.网.】流通商业,为了群众来往便利,均必须修理桥梁道路。动员群众修路,同样是粉碎“围剿”的战斗任务。”这之后,红军和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修路。在古道和乡村便道的基础上,建成了以瑞金和长汀为中心的交通运输网。在兴国县至赣州间开辟了一丈宽的简易公路,对根据地的乡村道路也进行了修造和平整,大部分道路都加宽了路面;桥梁除全部整修外,还新建了一些;另外还疏通了汀江河道和6条水路支流。在不长的时间内,根据地的交通道路建设就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对红军取得反“围剿”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我军的军事交通网路建设,就从这些简陋的道路开始了生命的延伸。
巍巍井岗易守难攻,也给红军交通带来很大困难。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我.爱.线.报.网.】寇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在根据地大修铁路和公路,在铁、公路两侧挖沟筑墙,妄图用铁路做柱子、公路做链子、据点做锁子,造成一个个“囚笼”,把抗日军民“装”进去。形势严峻,建立起适应当时形势需要的军事交通,成为我军当时的一项迫切任务。
日军的“囚笼政策”
起初,八路军分兵挺进敌后抗日,首要的难关就是要突破日、伪、蒋三方在抗日根据地外围设立的封锁线。这些封锁线尤以铁路、公路干线防守最为严密。如平汉铁路沿线,敌人每隔千米建一地堡,驻兵七八名,配轻机枪一挺。地堡外围设铁丝网,地堡之间可以形成火力支援,夜间,有铁甲车每两小时巡线一次。沿线村庄均修了土围,强迫村民轮流在围子上站岗放哨,发现情况便打土枪报【我.爱.线.报.网.】警,这些给我军过封锁线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但再大的困难也困不住八路军,经过反复摸索,八路军总结出了穿越封锁线的经验:事先须搞好侦察,准备向导和夜间识别器材,向导要忠诚、熟悉地形,骡马装具和驮运的物资要捆绑结实,过封锁线前最好通过地下党组织与被迫为敌站岗巡夜的村民取得联系。漫长的封锁线,敌人兵力再多总有疏于顾及之处,这就使有人民群众支持的我军如得水之鱼钻了网上的漏洞。1939年和1940年,我军曾两次从冀中向冀西运粮1900多万斤,共动员民工62万人次,马车4000多辆,开辟了四条过封锁线的运输线,每条线都是一夜行程通过平汉铁路。
百团大战中民兵在破坏日军铁道
交通线上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敌军,也使我军找【我.爱.线.报.网.】到了一个与敌斗争的重要方式。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动员了2.5万多民工组成“破击队”,两昼夜之内,破坏敌铁、公路200余里,炸毁大小桥梁、涵洞近300个……破路工作的准备之充分,动作之迅速,使敌人瞠目结舌,叹息不绝。紧接着,我军又在晋察冀地区把敌人控制下的800多里铁路切割成300余段,路段中的26座桥梁全部给炸毁,使敌人的这一段交通线完全陷于瘫痪。同时,铁道游击队和雁翎队也活跃于铁路线和河北内河航线上,给予了日寇重大打击。
百团大战:八路军彭德怀副总司令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图片来源:新华网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局的发展和我军的壮大,交通运输作用日益突出。毛主席指示:“必须尽一切【我.爱.线.报.网.】可能修理和掌握铁路、公路、轮船等近代交通工具”,根据此指示,我军相继在东北、华北铁路系统设置军事代表机构掌握现代化铁路运输,成立铁道纵队、兵团,负责铁道的修理,保障大军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不仅显示了传统运输工具(人畜力)的重大作用,而且显示了近代交通工具(火车、汽车)的重大作用。
1949年,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堑,浩浩荡荡向南方敌占区开进。在这种形势下,我军开始进行了大兵团铁路运输。在一段集中的时间内,军事运输的运量之大,使用车辆之多,运距之长,都是近现代中国铁路史上罕见的。至此,我军的大兵团输送开始向以人力为主向铁路为主转变。从历史上【我.爱.线.报.网.】铁路只能承担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过渡到有能力完成远距离、大批量的运输。
平津战役中发挥重大作用的胜利号机车
冀东群众破冰行船,往平津战役前线运送军粮。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美国就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战争,前后共三年,一千个日日夜夜,大规模地面作战时间长达228天,先后入朝参战的部队总数为27个军1个师,所需军事物资和给养全部依靠国内供给。因此,在敌人狂轰滥炸下,保证铁路、公路的畅通,把这些物资及时运到前线,就成了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当时,志愿军所有的部队机动运输、物资供应运输都是在【我.爱.线.报.网.】毫无空中保障的硝烟中进行的。而且,当时解放战争刚结束,我军大部分兵力在南方,又正值建国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国内运输十分困难,入朝运输更是寸步难行。
志愿军渡过鸭绿江 资料图
当时,美军动用了侵朝空军70%以上的力量对我交通线狂轰滥炸,先后实行“全面轰炸”“绞杀战”“重点轰炸”等破坏政策。同时,还用猛烈的炮火对我后方交通线进行频繁袭击破坏。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当时特别组建的中朝铁路联合运输司令部和朝鲜境内的前方铁路运输司令部,及其下设的军管总局、抢修指挥所、高炮指挥所和新建指挥局,采取军、政、民统一组织,铁、公、水、小路相结合,快装、快运、快卸相结合,纵贯道路与横贯道路相结合等种种措施,前仆后继【我.爱.线.报.网.】、勇往直前,白天炸,晚上修,修了炸,炸了再修,硬是用血肉之躯铸就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有效地保证了入朝部队生命线的畅通,使美军预言的“礼拜攻势”完全落了空。
新中国成立后的立体军交体系
大动脉 大发展
建国初期,为改变铁路落后的面貌,全国轰轰烈烈开展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到1950年底,全国除修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原有铁路外,还先后有20条铁路新线开工,竣工2284公里,建设速度极为可观。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铁路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到198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52119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突破1万亿吨公里。铁路建设飞速发展,带动了军交工作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军事运输工作条件。在建设和改造铁路【我.爱.线.报.网.】过程中,军交运输部门从军事需要出发,无论是改造旧线还是建设新线,都陆续提出了相应的军事要求。在旧线改造上,要求主要铁路干线的军运能力应分别达到每天可以输送半个师到两个师的水平,几条处于主要作战方向的铁路干线运量还要适当提高;在新线建设上,先后提出了蓝烟、集二、宝成、鹰厦等十余条铁路线的军运建设方案。经过努力,绝大部分有军运任务的装车站都修建了固定军运设施,特别是承担机动作战任务部队装卸的车站修建了设备配套、功能完善的军运设施,大多数战略仓库修建了铁路专用线,为提高部队快速机动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铁路军事运输保障范围逐年扩大,保障能力逐渐增强,已基本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我.爱.线.报.网.】军交工作保障体系,实现了由被动保障向主动保障的转变。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网络为国防建设和军事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军事水运的发展航迹
水上作战,如果没有高效的运输补给线,作战能力就大大降低,甚至意味着失败。人民海军初建时期,海上战斗频繁,海上运输补给任务很重,各种部队多分布在沿海一线,点多线长,交通不便,因缺少运输补给船只,只能靠地方来支援,而多数是木质机帆船,吨位小、速度慢,运输保障能力很低。当时华东军区海军第五舰队,担负作战的登陆舰也不得不参加海上运输和补给任务。这种情况决定了海上运输和补给,必须走边战斗边建设的道路。
随着沿海城市的陆续解放,为适应海军作战的需要,对海军从地方接【我.爱.线.报.网.】收征用的部分船艇和原来收缴的船只,实施统一管理,于1950年1月在上海组建了第一支勤务船队,命名为“华东军区海军后勤部运输处水运队”,拥有舰船17艘,进驻上海扬子江码头。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又陆续有部分渔船、客轮改装为巡逻艇,编入战斗舰艇序列,参加了护渔、护航和解放沿海岛屿的作战。至1953年,海军辅助舰船已增加到206艘。
随着中国沿海岛屿的全部解放,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人民海军,主要是协同陆、空军肩负起保卫边疆安全的神圣使命。当时中国正处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发展时期,正着手建立完整的造船工业体系,海军的舰艇装备也纳入了国家经济建设计划,勤务船大队年运输保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经过近70年的建设,海【我.爱.线.报.网.】军后勤船只已具有一定规模,在完成海上运输、海上补给和各种勤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管理使用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基本能满足海上日常运输勤务、战备值班、出访、训练和南沙岛礁换班运输补给的需求。
海军远航访问编队在红海航渡期间举行向军旗宣誓签名仪式。(史奎吉 摄)
由借机出行到书写辉煌的航空军事运输
早在延安时期,八路军就在延河的河滩上,用沙、土、石灰搅拌的三合土砸压建成了我军第一个机场,虽然由于当时我军还没有自己的飞机,我党我军的一些领导人往来于延安和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之间,只能协调借用或搭乘美军飞机,但机场的建成,仍为我军的军事运输掀开新的一页。有了空中运输,我军在总参谋部成立了航空组,具体负责空运【我.爱.线.报.网.】事宜。建国后,航空军运得到了长足发展。1950年3月,我进军康藏的地面部队攻占康定,因交通受阻,粮食无着,有的部队断炊,情况很严重。对此,空军以川西航空站为基础,组建高空运输团。空运团编三个大队,飞机装备除原有C-46型运输机外,新增加从苏联进口的伊尔12型运输机36架,顺利完成了西藏空投任务。
停放在云南驿机场上的C46运输机群,这些运输机主要是运输援华物资和运输中国军队到前线。 拍摄于1944年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进藏军事运输适应未来战争需要,谋求机动保障能力全面提高,随着“改善陆地运输条件、建立应急保障通道、架设空中运输走廊”的全方位立体保障大思路的确立,军委、总部针对西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我.爱.线.报.网.】、交通条件落后、运输保障困难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对部分进出藏新老兵实施航空运输的决策,从此揭开了我军航空军事运输的新篇章。
进藏新兵搭乘的航班抵达西藏日喀则机场。资料图
1987年11月17日上午,由原成都军区运输部组织的首次空运新兵进藏试验获得成功,从此,进出藏人员不用再走2000多公里的川藏线进出,也不用再饱受尘灰、狂风、冰雪和颠簸等难以忍受的旅途疲劳之苦,空中运输从试验性空运,发展到有计划的年度性空运,从单纯使用民航飞机和民用机场到军民飞机和军民用机场并举,从单一的人员空运发展到物资空运,由最初的年度组织千余人的空运,发展到每年两万余人的空运,为提高部队快速机动保障能力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对【我.爱.线.报.网.】巩固边防、建设西藏、改善驻藏部队交通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从这一刻起,成千上万的生命被埋在了废墟里,等待救援。
救援物资飘向地面 资料图
灾后几个小时,空军各个机场、各个飞行部队,按照打仗的标准,完成了起飞前的准备,陆续起飞。12日20时,经过2小时40分转场飞行和1小时50分装载和登机后,从北京再次起飞的空军两架伊尔76飞机,运送242名中国地震局等救灾人员和12条搜救犬、3台搜救车辆,7吨救灾装备赶往灾区。随着救灾行动的深人,空军13日飞行35架次,空运、空投救灾物资近340吨,运出受伤群众38人。任务密度之大,史所空前。成都各机场每10分钟就起【我.爱.线.报.网.】降一架救援飞机……航空运输在抗震救灾中创造了历史,书写了辉煌。
军改大背景下的军交运输展望
2016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国防交通法》,这是十八大以来的第一部国防法律。而在此之前,军委后勤保障部运输投送局正式成立,这次军交运输调整改革,军委明确把“投送”二字写进机构名称,从过去的“军交运输”部门改为“运输投送”部门,从过去平稳中性的“运”,改成动感十足的“投”,更加凸显现代战争速度制胜的理念。这些举措,必将给国防交通和我军投送能力带来巨大的飞跃。
在军改大背景下,无论是陆军的“机动作战、立体攻防”“全域作战”,还是海军的“近海防御、远海护卫”,以及空军的“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和火箭军的“【我.爱.线.报.网.】全域慑战”,军种作战的空间和范围都大大拓展,迫切需要强大的投送能力与之匹配。军队的远程投送能力,已成为判定国家实力和军队战力的标准。能不能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打仗,能不能在国家的最远端打仗,都考验着远程投送能力。
上世纪90年代,美军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局部战争中展现的立体投送能力,给我军带来了很大冲击。实现武装力量快速部署和装备的快速投送,成为我军亟须解决的问题。此后,提升我军投送能力成为军队建设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大型运输装备方面。这一时期,大型登陆舰、大型军用运输机等项目相继立项,并通过跨区演习检验机动能力。2007年的“和平使命—2007”反恐军事演习中,我军从位于中国西北大【我.爱.线.报.网.】漠腹地的驻训地,向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演习地域进行万里大机动,铁路行程10300公里,空中航程2700公里,投送人员1600人,装备物资数千吨——这是和平时期我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跨国兵力投送。
运-9型运输机准备降落。陈凯摄
十八大后,陆、海、空、火箭军合成跨区远程机动投送的演练频次明显增加,单一军种的投送能力亦在各自体系内挖潜。2014年9月,第40集团军某旅在辽西进行机动投送训练,空中投送、海上航渡、铁路输送、公路摩托化首次同时投入,组织跨区部队按整建制作战编成和实战流程实施军地联合投送。2015年3月23日,第40集团军某旅坦克营接到紧急出动命令,他们启动军地联合行动方案,借助地方运输公司【我.爱.线.报.网.】的大型平板拖车,重装到达时间比规定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通过一系列投送演习演练,我军投送能力获得了进一步提高,一些旧体制、旧模式被新途径、新方法取代。以前部队多是摩托化机动或铁路输送,整建制抵达演习地域,人员和装备要分多个梯队多批次进行,费力耗时。目前,我军战术部队投送,普遍以摩托化、铁路、海上、空中等4种输送方式,采取军地立体投送方式输送,快速高效,部队作战半径和战场机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军民融合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军军事运输投送发展还有巨大潜力可挖。截至2013年年底,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0万公里,高铁突破1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水路方面,民用运输船舶【我.爱.线.报.网.】拥有量近20万艘,万吨级深水泊位数位居世界前列,还拥有一支世界最大规模的动员船队,这支船队的总吨位和数量上都居于世界首位。中国的动员船队在战时具有极高的作战价值,以集装箱船、滚装船、多用途船、散货船和杂货船为例,这些船舶在战时可作为直升机航母、医疗船、运输船和训练舰使用;民航拥有1000多架先进主力飞机,形成了发达的世界性航空运输网;2013年,运-20大飞机首飞成功,最大起飞重量达200吨,最大载荷达66吨,跻身世界战略运输机前十行列,2016年运-20已正式服役。国家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快速发展,为推动军地一体的战略投送力量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的中国军事投送必将是陆海空一体的立体投送。【我.爱.线.报.网.】
经过90年的建设和发展,军交运输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保障条件明显改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为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奠定了重要基础。展望未来,我军战略投送力量建设,必将着眼国土防卫作战需要,采取军民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战略交通运输力量建设,有效解决空中和海上大规模运输能力问题。必将着眼远程投送兵力、火力的需要,按照完善陆基,发展海基、空基作战平台的思路,建设“核常兼备”的战略导弹作战力量,远洋作战力量和远程航空兵部队,提高战略威慑效能。必将着眼实现作战和保障一体化,以提高海上、空中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快海洋测量、综合补给及空中加油力量建设等,提高远程投送综合保障能力;必将为维护【我.爱.线.报.网.】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给力项目:线报网会员可免费下载 加入会员友情提醒: 请尽量登录购买,防止付款了不发货!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