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开吉简介(校友故事 | 贾开:走向数字未来,探索全球治理)

嘉宾简介

贾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博士校友。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BRICS Competition Law & Policy Center研究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青年理事,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芬兰经济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研究领域聚焦数字科技与公共政策交叉领域,研究兴趣主要为数字全球治理、数字公共治理、网络空间治理、人工智能治理、平台治理、数字经济、数据治理、央地关系等。到目前为止,已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电子政务》、《公共管理评论》、《Public Administration》等核心期刊发表30余篇英文、中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我爱线报网、省部级课题1项。

贾开校友于2005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系,2009年保送进入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读研,2012年考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7年获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后,进入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工作至今。

Q

您的研究兴趣广泛多元,如何搭建起横跨多个领域的研究体系?

A

研究体系是一个很高的目标,我现在肯定也还没达到那个高度,不过的确我的研究兴趣比较广泛,而在不断拓展的过程中我自己也觉得收益颇多,对最终形成研究体系也是有很大帮助。就原因的话,我觉得第一是要保持求知欲、建立兴趣;第二就是坚持开放性,不要局限于某一个学科领域

如果从经历上讲的话,我想,一方面是跨学科、跨专业的背景我爱线报网使得我的知识接触面比较多元,另一方面就是在研究中保持兴趣,保持广泛的求知欲,在知识上能跨出去。学者、研究者都需要发表文章,而更良性的循环是将研究兴趣与发表结合起来。特别是数字治理这个领域存在很多新鲜议题,且大家都很关注,所以在研究兴趣和论文发表要求方面能够结合的比较好。在此过程中,我想研究中也不要给自己设定那么多的学科边界。比如做公共管理的研究,也不一定只谈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政府组织等,还要考虑将法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等领域知识为你所用。

就研究体系而言,肯定不是一开始就能建立起来,是在不断的研究思考、反复回顾和系统总结当中才能逐步形成。要始于兴趣,并在过程中不断梳理、反思、否定及再建构;也要我爱线报网始于交叉,特别是在议题宽泛的情况下要尽可能覆盖更多的议题,再在丰富实践的刺激下去建立自己的分析视角或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做到杂而不乱。就我自己而言,研究起点是开源治理。开源治理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公地资源的治理,以它为起点去做历史的延伸和未来的延伸。历史的延伸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政治的研究,一个是产业结构的研究;未来的延伸,比如从数字治理向全球治理的延伸等。在此基础上,希望能逐渐丰富成为交叉和融合的研究体系。

2022年8月,贾开校友的新作《走向数字未来:新技术革命与全球治理选择》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梳理、解释全球数字治理不同细分议题的历史、特征、逻辑,为读者理解全球数字治我爱线报网理的整体图景提供事实基础和认识框架,并将为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新的素材和视角。

Q

与传统的全球治理相比,面向数字技术的全球治理有什么新特点?

A

面向数字技术的全球治理跟传统全球治理研究的一个很大的差别就在于议题的属性。或者可以说,全球数字治理的学术贡献就在于更加明显地体现了议题分析的重要性。当我们从公共管理角度来研究时,首先要讨论的还是议题属性本身。所谓全球数字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数字技术本身的全球治理,另外一个则是数字新业态、新组织的全球治理。前者涵盖互联网全球治理、数据跨境流动全球治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算法全球治理等,而后者包括数字税收全球治理、数字货币全球治理、跨国数字平台全我爱线报网球治理等代表性议题。然而,每个议题主要讨论的内容和逻辑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首先要深入到全球数字治理议题的具体内容当中。

随着新兴议题属性的涌现,技术专家参与治理会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但这一过程同样会引来反思与批评。在这个过程中,新机制跟其他传统机制的相互调整是很重要的。总体而言,对于全球数字治理,我们要把技术权力技术机制放在一起来做整体分析。

Q

针对全球数字治理的议题特性,应该怎么分析和看待?

A

对不同议题的属性进行分析又涉及两个问题。首先是交叉性。比如数字货币议题,首先要明确数字技术对货币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讨论全球治理的问题,研究数字货币的变化与发展对全球治理带来了什么样的新挑战我爱线报网?以这样的思路展开,全球治理理论也会极大地丰富。在数字货币领域中,就可以把货币革命、开源全球治理等都融合起来,从而构成数字货币全球治理的新议题。其次是结构性。数字技术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技术路线,结构的变化引致上层的治理议题和命题发生变化,为议题分析提供了另外一条道路。比如现在的互联网也正在经历结构上的变化,如果未来互联网结构中程序和数据出现了分离,可能就不存在所谓的“马太效应”,也不存在所谓的平台数据垄断。此时,治理议题和治理路径就要相应地发生变革。数字技术的动态变化,使得未来可能会有更新更多的治理议题出现,这些议题既可作为在人类社会数字化转型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基础与脚注,也是开拓并启发全球数我爱线报网字治理未来议题的延伸与起点。

Q

未来一段时期,全球数字治理领域有哪些治理路径的选择?

A

我认为,与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相比,呈现出我们可选择的多重路线的整体面貌,可能是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在数字技术领域,我们现在以及未来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不确定性的挑战,类似薛澜老师开展的敏捷治理、崔之元老师和苏竣老师提到的实验主义治理等。我们关注这些议题,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具体的方案或机制,而更可能是一个可变化、可适应的架构、视野乃至思想解放和制度创新的空间。从这意义上讲,多重技术路线、多重治理架构、多重产业结构等多样性的路径以及对宏观整体的呈现,可能会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讨论哪种情况可能我爱线报网是更好的,更有助于人类朝向一个更美好的数字未来的方向发展。

Q

我国应该重点做好哪些事情,才能在全球数字治理发展的大潮中抢占高地?

A

在这个过程中,对我国而言,我觉得既要保持开放性、多样性、包容性的态度,也需要有技术自主性,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保持开放性和多样性,以包容的思想多从技术路线、治理框架等基础角度去比较、选择,适应性地做出敏捷回应或者实验主义调试,就显得尤为重要,还是那个观点,我们并不是寻找一条确定的路线,而是在动态中寻找平衡。同时我国也要不断梳理、描绘全球数字治理的整体图景,并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Q

随着人类社会治理转型,我们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变革性冲击中应该获得什我爱线报网么,以及希望获得什么?

A

我认为不同个体在不同环境下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会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问题并不一定是需要答案的,问题的提出可能比回答更重要。但另外一方面,正如杜威所说,“如果我们不知道真正想要什么,而且也不愿意付出努力去思考的话,那么我们将很快失去对于所追求事物的兴趣——因为我们的追求并没有根植于我们的价值判断”。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对于全球数字治理历史演化和未来改革方向的追寻。对于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保持探索的热情和兴趣,这是面对乃至解决问题的起点

此外,我们到底应该获得什么,我们希望获得什么?数字革命或者说技术革命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人、人的再生产和人的发展我爱线报网服务于人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限制技术革命和技术的能力,而是说数字技术本身同样需要依赖于人的发展才可能使其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是一个人机结合、人机合作的过程,以最终赋能和解放人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要从中获得的,应该是一场生产力普遍发展、社会普遍收益的普惠性、包容性的技术革命

站在更抽象的意义角度来讲,我们应该从中获得的,就是人类基本价值的实现。但是从数字技术本身的变革来讲,开放的技术路径并不必然引致全球人类基本价值的实现。换句话说,技术革命并不必然意味着我们一定会走向预期的美好未来。因此不能放任它的发展,治理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治理去调试它的发展方向,使它最终能够去实现全球我爱线报网化的基本价值。

Q

怎么看待,怎么做好科研和生活的平衡?

A

我在日常工作中科研跟生活没有那么明显的界限。在高校工作或者研究的时候,会发现没有上下班的概念了,科研属于生活、生活也是科研。如果说怎么样去平衡科研和生活,我想分享两点感受。

第一点是兴趣。从本质上来讲最好的平衡还是取决于能否找到研究兴趣和爱好,要在过程中养成主动性,不断发现自己的思考和研究的兴趣点。第二点是价值。罗伯托·曼格贝拉·昂格尔提出过存在着三种“工作价值观”。一种是作为工具的工作,对工作的内容没有兴趣,但是为了生活需要工作;第二种是作为荣耀、尊严召唤的工作,因为工作对于家庭、社会、国家是有用的,所以我们仍然认可并坚持;第三种是变革性工我爱线报网作观,个人愿意在不断地变化和探索当中寻求变革,这是把自我实现与转变联系起来的一种从内自外创造出的工作观。在平衡科研与生活的时候,无论如何都需要给自己一个理由,我认为这三种工作观都是可取的,都可以作为自己平衡心理的常态化机制。对于我们个人而言,科研和生活平衡的时候,就是能找到自己、做好自己的时候

Q

研究之路中如何克服遇到的压力和困难?

A

这个问题我肯定也并不是非常有资格来回答,我本身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困难,所以也只能是勉强回答。如果要考虑怎么样去克服压力和困难,我认为就是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看做一个长跑,而不是短跑,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对于存在外部压力的情况,更好的方式是要转化自己的思路,最好是另我爱线报网辟蹊径,能找到一个更能发挥长处的地方,创造一个更能发挥长处的环境。简单地总结来看,第一,调整自己的心理价值预期,摸索、寻求一个有价值有兴趣的研究过程和状态。第二,如果要克服短期的外部压力或者困难,要找到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建立并发挥比较优势。

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中,贾开校友始终展现着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态度,让访谈人敬佩不已,他对科研生活的理解以及平和近人的气质,也都深深地感染着、打动着访谈人。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扎实的研究素养、敏锐的议题嗅觉,不断探索全球数字治理,探寻从治理视角观察数字技术革命的价值,追求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数字未来

贾开校友在访谈最后谈到,希望大家要珍惜在学院期间知识上我爱线报网、环境上、态度上、情感上的点滴美好,勉励不忘初心,保持探索的求知欲和热情。他的赠言,既热切表达出他的心声,也真诚分享了他对社会和个体互动的思考。珍惜现实,求知未来,在前进的道路中不忘初心做好自己,在人生的长跑中积极探索更广阔的发展图景

访谈 / 张榆 吕立远

撰稿 / 张榆 吕立远

编辑 / 张榆 吕立远

审核 / 慕玲 任文静

相关推荐

校友故事 | 文诗咏:诗心育人,奋勇抗疫,赤诚爱国

校友故事|汪训佑:执笔为公谋发展,无私奉献战疫情

校友故事|刘贤春:因地制宜兴产业,开拓创新守兰香

校友故事|王紫儒:琉璃冰雪绽冬奥,明德为公联万邦

校友故事|卓玛:做青藏高原上的一束“烛光”

校友故事|严衍:肩负使命,情系冬奥

我爱线报网管校友故事征集 |让我们聆听您的故事

供稿丨院友办

推荐阅读

给力项目线报网会员可免费下载 加入会员
友情提醒: 请尽量登录购买,防止付款了不发货!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都来自网络收集整理,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用户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行业资讯

苏联政委为什么没有枪(什么是政委,为何苏联红军有政委,而美军没有政委)

2024-5-25 16:50:09

行业资讯

空乘与乘客发生冲突怎么处理(空乘为让一对夫妻坐一起 把一对男同性恋分开 两人愤怒下机)

2024-5-25 17:10:4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