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 儒家伦理思想。《论语·学而》:“主忠信。”忠指诚恳,积极为人;信指真诚。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程子曰:‘人道惟在忠信……若无忠信,岂复有物乎?’”孔子强调以忠信为主,把它作为道德学问的基础,“忠信,礼之本也”。认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论语·公冶长》)。孟子把忠信作为天爵的组成部分。“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孟子·告子上》)荀子将其视为道的主要内容。“道也者何也?曰:礼让忠信是也。”(《荀子·强国》)
笃敬 春秋孔子用语。指行为忠厚严肃。《论语·卫灵公》:“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南宋朱熹注【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笃,厚也。”意为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即使到了别的部族国家也是行得通的。
忠恕 春秋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论语·里仁》载曾子语:“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南宋朱熹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论语集注》)孔子认为,“忠”、“恕”相通而有别。“忠”要求积极为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要求推己及人。《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即“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孔子又称为“能近取譬”(《论语·雍也》)。由人同此心出发,将【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心比心,推己及人;“施于己而不欲”,推知人亦不欲,故“亦勿施于人”。同样,我之所欲,推知人亦所欲,故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恕是实行“仁”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即“为仁之方”。为后儒所继承,成为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忠 春秋孔子的伦理范畴。《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孔子论忠有多处,其弟子曾为之概括“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朱熹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论语集注》)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有如全心全意为君主效劳,“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是否真心实意地替人谋事,“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人必须忠于自己的职守“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对朋友的不是之处应“忠告而善道之”(同上)。而“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提倡“主忠信”(《论语·学而》)。自汉以后,“忠”遂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道德范畴。
给力项目:线报网会员可免费下载 加入会员友情提醒: 请尽量登录购买,防止付款了不发货!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