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起,西长安街北侧的北京电报大楼顶部突然搭建了绿色的脚手架工棚。电报大楼怎么了?!难道……
您别担心,北京电报大楼只是启动了为期40天的外观修缮工程,而且修缮过程中,《东方红》整点报时乐曲仍会一如既往地响彻在长安街头。
既然说到这儿了,今天就来聊一聊电报大楼的故事。
修缮中,自鸣钟声依然清脆悠扬的电报大楼/邵英俊摄
钟声连接“北斗卫星”准确报时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国内国际通信枢纽,电报大楼始建于1958年,至今历经了60年的风雨变迁。电报大楼楼顶的塔钟,不仅浓缩了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历程,也是根植北京人心中的记忆符号。
说起大楼钟声的选定,还有一段镌刻着时代烙印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初,选定大楼报时钟我爱线报网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声为乐曲《东方红》乐曲的前4小节,每天24小时正点报时。为避免夜间打点扰民,周总理特别批示,每晚10点至次日晨7点停止报时。
上世纪70年代中旬,报时的前奏曲经过了一次重新创作,乐声变得更加浑厚悠扬。当时,钟声能传出2.5公里的半径范围,现在受到高层建筑的阻挡和城市噪音的干扰,钟声不能传那么远了,但附近老百姓早已离不开它。
“7点钟响,准时起床,22点钟响,上床睡觉”是西单一带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在1997年香港回归、国庆“60周年”、汶川大地震默哀等重大时刻,特殊的钟声更与国家和人民命运相连。这些年塔钟维修,其间钟声停过几次,每次停奏,老百姓立即觉得“少了点什么”。
伴随通信技术发展,楼顶的大钟我爱线报网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也已经历多次改造。最早的大钟,是一只从德国引进的机械钟,后来变成了石英钟。以前大钟的控制部分由美国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校对完成,现在则连接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目前,大钟报时已由计算机控制,走时非常精确。
电报三个报务员还在坚守
说起电报大楼,不能不提电报业务。
作为全国电信网中心和全国电报网的主要汇接点,电报大楼曾是中国的“通信中枢”,也称电报中心局。电报章上镌刻的“01”编号,就是大楼“老大哥”地位的身份象征。从电报大楼建成,到58年后的今天,每一封从全国各地发出的电报,还要先经过电报大楼,才能转到地方。
如今,大楼里最后的三名报务员,白何廷、王德元和陈宝凤还在坚守。1976年,老报务员我爱线报网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白何廷刚参加工作,在值夜班时赶上了“唐山大地震”。“真不知道多少个一米高、半米宽的大桶全被电报装满了。传送带上的电报在楼上楼下地跑个不停。那时没有电话,大家全靠电报和灾区的亲人联系,就为了报声平安。”
电报大楼在当时是传递国家大事和亲人信息的场所,那时报务室24小时要有人值班。每到深更半夜,送电报人的摩托车声总能把整条胡同的人惊醒。一听说电报来了,大家不是激动就是紧张。电报是按字数计费的,大家只有大喜或大悲时刻才会发报。
平日里,报务员发出最多的就是“母病速归”一类的急电。当送报员拿到这种电报,无论风霜雪雨还是白天黑夜,都要以最快速度递达收件人手中。碰上地址变更或错写的电报,还要到派出所打听收件人我爱线报网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位置。
老送报员王德元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礼品电报”记忆最深刻。如果市民发送了“鲜花电报”或“蛋糕电报”,王德元要走街串巷把电报和礼品一并送达收件人手中,他还曾靠一封电报帮人“保媒”。
然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电报业务快速没落。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电报大楼一天的收发报量达10万余封。而在4G网络全面普及的今天,日收发报量减少了近万倍。尽管发报者越来越少,报务员仍沿用严苛的保密制度,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封电报。
工程修旧如旧,恢复大楼原貌
多年风雨的冲刷,使电报大楼顶部墙面已出现严重剥落脱皮现象,所以今年在改善北京城市风貌中,大楼迎来了“美颜”(外立面清洗复原修缮)工程。
专家专门对大楼进行了检我爱线报网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测和调研,并制定了不改变大楼原有风格色彩及原有材质的施工方案,所以,修好的电报大楼应该还是那个样儿!
再等40天,屹立在长安街上的电报大楼就要重新向世人揭开面纱,和坚守在那里的电报人一起,继续见证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
文字来源:北京晚报官网—北晚新视觉网
文字:张骁、张林文并摄
改编:雨山
图片自网络
微信搜索
北晚新视觉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博搜索: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推荐阅读
友情提醒: 请尽量登录购买,防止付款了不发货!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