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伏羲是一个人吗(太昊、伏羲、少昊究竟是谁?傻傻分不清楚,一文彻底理清他们关系)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中国古史传说的所有现存资料都是零碎而不系统的,有关太昊、少昊的传说也不例外。

1、太昊是谁?

关于太昊,比较可靠的说法主要有两点:

一是说它本为风姓部族,后来又称伏羲氏;二是说这一部族曾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即《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说:“陈,太皞之虚也。”

所谓“风姓”,学者公认实即“凤姓”,“风”、“凤”二字通用,甲骨文中尚以“凤”字为“风”,表明太昊集团原以凤鸟为最高图腾。

夏商之际“九夷”中的“风夷”,以及古文献中的大风、风后、风伯、防风氏等,当都是这一部族的嫡系后裔。

《国语·鲁语下》载“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是把防风氏当作神名的;而《韩非子·饰邪》篇引为“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氏之君后至而禹斩之”,则明言防风氏为部落首领。

仅以族姓言之,所谓“大风”、“风后”、“风伯”等称呼,实可看作是太昊之族的本称,甚至甲骨文中的“四方风”也可转换为四方夷人的代称。

2、太昊与伏羲

比较麻烦的伏羲氏的称呼。

这一称呼又写作宓牺、庖牺、伏牺、伏戏、庖羲、炮牺等,大致前字为一组,后字为一组,都是同音转换,两两拼合皆无不可,均为同一名称。

“太昊伏羲氏”之称则首见于《世本》。

汉代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比如:

(1)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菇毛敛【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血而衣皮韦。

于是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下,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白虎通义》卷上《号》)》

(2)伏者,别也、变也;戏者,献也、法也。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咸伏贡献,故曰伏羲也。(《风俗通义》卷一引《礼纬含文嘉》)

(3)《易》曰“炮牺氏之王天下也”,言炮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作罔罟以田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日炮牺氏。(《汉书·律历志下》引《世经》)》

这几种解释,纯从训诂上说,或讲“伏”字为驯服从化,或讲“伏”字为变化、“戏”字为效法,或讲“炮牺”为猎取牺牲,皆因字释义、随意讲说而并无根据。

伏羲之名相当晚起,而有关事【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迹则以《易·系辞下》的一段话为总括: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

这说法不早于战国时期,汉人的解释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

这时“圣人”伏羲已经不仅是东夷族的祖先了,更上升为整个华夏民族的祖先,所以又有伏羲与女娲兄妹相婚而生民的神话。

近人对“伏羲”之名解释很多,但像汉人那样,仅就字面意思作解恐怕是不行的。

在我们看来,“伏羲”之名其实只不过是“风夷”的转称,原为东夷总名,久传之后当然也可用以指称东夷首领;而“太昊”之名还是另有来历的,并非是伏羲的转称。

至于太昊都陈及伏羲人首【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蛇身等传说与神话,则又须联系东夷族的扩张与迁徙以及有关少昊的传说作解释。

3、少昊是谁?

关于少昊,最要紧也最可信的传说是这一部族的“鸟官”系统。

《山海经·大荒东经》说:“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表明这一部族的居地在东方。

《尸子》又说:“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

这个“穷桑”便是东夷族的“圣地”。《拾遗记》也说帝子与皇娥生少昊,“号穷桑氏,亦日桑丘氏”;而又谓“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实,食之后天而老”,却把 “穷桑”之地转移到西方了。

神话的转移不足为怪,因为按后世的五行系统,少昊号曰金天氏,是主西方的。

所以《山海经·西山经》又载:

“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碗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返影)。”

郭璞注:“日西入则反景东照,主司察之。”

郝懿行云:“是神,员神,盖即少昊也。”

虽然“鸟王”变而为山神,而主司返影,还是与日所照的“穷桑”有关系的。

与太昊相比照,少昊本亦为东夷部族总名决无可疑,《左传》定公四年所称“少昊之虚”亦在今山东曲阜。

又相传少昊为嬴姓,与太昊为风姓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称谓。东夷族的最高图腾本为燕(即玄鸟),其神化形态即是凤。

今学者同样公认,所谓嬴姓之“嬴”即是“燕”的转音,那么它同风姓源出于“凤”就完全是同一路数。

《山海经·海内经》说:“少昊生般,般是始为弓矢。”

《大荒南经》又说:“少【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昊生倍伐,倍伐降处缗渊。”

这“倍伐”大约就是“般”的缓读,而“般”与“凡”古音相同,“凤”字又以“凡”为声符,因此少昊之子“般”毋宁说就是“凤”。

后人以为“倍伐”即《尔雅·释鸟》所见的鵖鴔,亦即戴任、戴胜,单称作鵀,也还是种鸟,且古人亦归此鸟为凤属。

可见太昊、少昊为同源部族,至少在图腾祖先崇拜的风习上是一致的。

3、太昊名号的起源

太昊、少昊之名的来历是与风姓、嬴姓(以及伏羲氏)的来历不同的。

称姓、称氏出于对图腾祖先的追念,称太昊、少昊则出于对太阳神的崇拜。

田昌五先生曾经很正确地指出:

太皞同大昊,昊、天也,表示太阳经天而行的意思。从阳夷之号为阳,可以佐证。古人把太阳升起的地方叫作“暘谷”,或作“汤【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谷”。《山海经·大荒东径》:“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扶木,即扶桑,是古人设想最东的地方。夷人奉太皞为祖宗,只是说他们自认为是太阳的子孙,或者从太阳升起的地方产生出来的。

太昊、少昊之“昊”,古籍大都写作“皞”(其字左旁本作“日”)或又写作“皓”(左旁本亦作“日”)、“浩”、“曎”等,今人从简多用“昊”字。“昊”即“昊天”,指太阳高照而广袤无边的天。

《尚书·尧典》伪孔传:“昊天,言元气广大。”《诗·昊天有成命》郑笺:“昊天,天大号也。”又《说文》:“晧,日出貌。”“暤,旰也。”“旰,晚也。”讲“暤”为“旰”可能是晚出义,而后世以“皞皞”或“皓皓”貌洁白,以“皓旰”貌盛大,【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仍都与日出相关联。

大概作为东夷族称的“皞”、“皓”等字本取义于“日出貌”,即晨曦初生的写照,后来借用“昊”字,也未尝不可表示太阳经行于天,或者也可径训“昊”字为日之光明。

这样说来,东夷族始有此称,毫无疑问是在太阳文化意识成熟的年代;而这个年代,揆诸现有的考古成果,至迟可以上溯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

4、大汶口文化中的“昊”

事实上,还在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海岱地区彩陶纹样母题中多见的圆点和圆圈,已透露出清醒的太阳文化意识。

如苏北大墩子遗址出土的彩陶纹样中,有一种是以双线(或单线、三线)为界隔,把纹样分成若干组,“每组规则地排列着由弧边三角衬托的四对环抱圆点的钩叶,…看起来颇似二月拱日”。

邹城野店【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彩陶也见到类似的图案,而以一只肥厚的钩叶环抱圆点。

这种带有圆点母题的图案变化尚多,而大都与花朵、叶片相组合,似乎蕴含了太阳与植物光合关系的经验意识。

野店彩陶还有一种将圆圈置于界定方框内的纹样,隐约包含了天圆地方的观念。

王因、大墩子彩陶都见到一种毛边菱形的纹样母题,分别属于大汶口文化前期和中期阶段,其毛边是光芒状,中间的菱形有可能是太阳的变形,或者菱形加毛边象征太阳照耀大地。

有一种特色鲜明的方心八角形彩陶图案,据现在所知,流行于大汶口文化早期后段与中期前段,在大墩子、大汶口、野店、王因、西夏侯、北庄等遗址均有发现,分布区域甚广。

这种图案的基本构形是在填实的黑色(或深色)方心外,绘出白色(或浅色)【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的八角形,大致方心的每边对应八角形的两个角;图案在彩带上的排列,则或以双线为间隔,或以连续的大圆圈为间隔。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图案象征光芒四射的太阳,而也有学者侧重于它的方心而认为它是大地的象征。

我们以为这种图案的寓意可能与毛边菱形母题的寓意接近,如果理解为太阳照耀大地或许更为合理;其中以连续的圆圈为间隔者,即表示太阳的连续运行,有的还在连续圆圈之外复围以近似圆角长方形的框,则太阳照耀大地的意象更为明显。

大汶口文化中期盛行的大镂口豆,镂孔装饰中的标准圆形镂孔往往占据主导位置,也可视为太阳或星体的摹凝。大汶口文化晚期,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彩陶背壶、双鼻壶和彩陶罐上的黑白同心圆及红色大圆点,更一向被认【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为是典型的太阳纹饰;甚至有人认为莒县陵阳河等地所见的陶器符号,即是太昊、少昊的“昊”字。

诸如此类的陶器图案或符号都反映出,至迟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海岱居民的太阳文化意识已经完全成熟。

因此我们相信古夷人以象征太阳的“皞”“昊”等字为族名即起源于这一时期,而这一时期也就是太昊、少昊之名最初所代表的实际历史文化阶段。

顾颉刚先生说过:

“夏殷之际,东方有太曎、少曎两大族。太曎、少曎者,非人名也,犹曰大太阳神、小太阳神耳,是两族之图腾也。”

又说:

“太皞、少皞是处在相近地方的两个太阳神,均因部落的相近而发生了先后次序的关系”。

将二昊定义为大、小太阳神,实是确不可移的灼见,今已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唯是释【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为“两族之图腾”不免过于宽泛,而定位于“夏殷之际”又嫌年代过晚。

历史地来看,东夷居民“塑造”自己太阳神的过程一定相当长,其萌芽阶段甚至可以上推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乃至更早(其他地区居民的情况应该也大致差不多)。不过讨论太昊、少昊的年代,还必须考虑到海岱历史文化区的形成问题,相关的标准并非只有太阳崇拜一项。

因此在这里,我们参照考古学者的意见,把太昊、少昊时代确定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

而到传说的“五帝”时代(约略相当于考古的海岱龙山文化时期),太昊、少昊之名更加流行,但其时两大部落集团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5、“扶桑”是什么?

古夷人的太阳崇拜,同时造成了流行久远的“扶桑”传说。

扶桑又称扶木、榑桑、榑木【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若木、建木等,在神话中都是指日出之地硕大无朋的太阳神树。

作为文化现象来看,这太阳神树是与太阳和太阳神乌三位一体的,实质上是大地崇拜、太阳崇拜与鸟图腾祖先崇拜相结合的产物。

在这一层意义上,我们以为扶桑的原型就是古夷人祭祀天地祖先的社树。“扶桑”之名,大约可以直译为“凤桑”,正如《世本·帝系》篇记伏羲之乐曰《扶来》,清人张澍以为“亦即凤来也”,“扶”不过是“凤”的音变字。

但这里的“桑”字实指大木,却未可径直理解为桑树。

《说文》有“叒”字,许慎解释说:

“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博桑,叒木也,象形。”其下注音作“而灼切”,分明读作“若”,则扶桑即“叒木”,亦即“若木”。

甲骨文、金文中的“若”字,象人跪或【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立而双手上举,双手之间有三然长发挺拔摇荡。

张光直先生说:

“其义一般从罗振玉说,‘象人举手而跽足,乃象诺时巽顺之状。…故若字训为顺’。叶玉森云若字像一人跽而理发使顺状。但为什麽巽顺的人有挺拔摇荡的长发则不可解。依东周铜器花纹中仪式人像的形象看来,‘若’字不如说说是像一个人跪或站在地上两手上摇,头戴饰物亦剧烈摇荡,是举行仪式状。换言之,若亦是巫师所作之祭。”

《说文》所録“叒”字籀文,于“叒”下添加表示祭器和祭祀的符号,也可证“若”字初文确是表祭仪的。“叒”由三“又”组成,大约只是“若”字初文省去下部人形之后的变体,后来又加“木”为意符而成为“桑”字。

如果联系“若木”来理解,也许“若”字初文所描摹的【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原是巫师祭风之状,风至则长发摇起,以此表示“凤鸟适至”,正与古夷人的祭祀风俗相合。“若”字古有择义,则“扶桑”殆亦指有凤择大木而栖,巽顺之义盖亦由顺风的意象而起。

这与《山海经·海外东经》所谓暘谷“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皆戴鸟”也是一致的。

《楚辞·离骚》有云:“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这第三句是指从太阳神树上折下一枝来拂去太阳的风麈,又可与巫师之祭对看。

大树在古时也是巫师登天的一种工具,最明显的是有关“建木”的传说。

《淮南子·地形训》记载:

“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高诱注:“众帝之从都广山上天还下,故曰上【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下。”

《山海经·海内经》则说建木在“黑水、青水之间”,“有九丘,以水络之”,“百仞无枝,上有九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皞爰过,黄帝所为”。

此又与“若水”联系起来了,且太昊也曾通过神树登天还地。既然缘高山、大树可以登天,“那么树顶上栖息盘旋的飞鸟可以视作登天阶梯的延伸”。

卜辞中有“帝史凤”、“帝其令凤”的记録,便是商王仍以凤鸟为“天帝之使”的实证。

6、扶桑与“曲阜”

“扶桑”传说是与东夷太昊、少昊集团的活动地望密切相关的。扶桑后来演为地名,古籍多写作穷桑、空桑,而又衍生出桑林、桑丘等名称。

古今学者大都指认穷桑之地在少昊之墟曲阜。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熙,实能金、木及水(杜注:能治其官)。使重为句芒(木正),该为蓐收(金正),脩及熙为玄冥(二子相代为水正),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

杜注既说穷桑为“少皞之号”(《大戴礼》有“穷桑帝”之称),又说“地在鲁北”;孔疏以为后世地名中无穷桑,“言在鲁北,相传云耳”。但这“相传”是很古的,而且曲阜一带不但是少昊集团的活动中心,越到后来,就连炎帝、黄帝的踪迹也出现在这里。

《史记·周本纪》正义:

《帝王世纪》云:“炎帝自陈营都于鲁曲阜;黄帝自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颛顼始都穷桑,徙商丘。”(引者按:商丘当作帝丘。)穷桑在鲁北,或云穷桑即曲阜也。又为大庭氏之故国,又是商奄【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之地。

皇甫谧云:

“黄帝生于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居轩辕之丘。”于《山海经》云:“此地穷桑之际,西射之南是也。”

(引者按:《山海经·海外西经》谓“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又谓“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

傅斯年先生的名文《夷夏东西说》是认定曲阜一带即是穷桑之地的,并说穷桑在远古“是一个极重要的地方”,“是东平原区之第一重心,政治的及文化的”。

今人求证“扶桑国”的地望,因下及隋唐以后的诗文资料,故或以为指日本,或以为指墨西哥, 或又力证它只是“东方的幻想国”。

这些都是后来的变化,而质诸扶桑的原型,我们以为它只能是在曲阜一带,或泛言之是在考古的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的核心地带汶、泗流域。

这里【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原有古夷人的祭祀圣地,后来随着太阳文化的散射,各大集群都向往着东方,扶桑之地遂逐渐被推向东海以至太平洋,人们对它的原型的记忆也就慢慢地渺茫起来了。

曲阜一带原为少昊集团的大本营是决无疑问的,而太昊集团与此相关的传说材料却甚少。

7、太昊与少昊的关系

不过《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

“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

据旧注,这几个春秋时的小国,任在今山东济宁,颛臾在平邑东(古时属费地),宿和须句均在东平县境。它们都是太昊后裔所建,仍分布在汶、泗流域,显然这里也曾是太昊集团的故地。

“有济”可能是指济水之神,故杜预注谓“四国封近于济,故世祀之”。傅斯年先生以为杜注误,指说“有济【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正如有夏有殷,乃是古国名,四国其后,或其同姓耳”。

但这个“有济”与少昊集团的“遂济穷桑”有无联系?汉人贾逵讲“遂济穷桑”为“遂渡少皞之世”,杜预则讲为“济成少皞之功”。

依此而言,“有济”实指少昊,任、宿、须句、颛臾等小国是将太昊与少昊一并祭祀的。

这也反映出太昊与少昊的传承关系,“济”可能是指少昊集团复兴太昊集团的“旧业”而言的。

即使退一步说,“有济”是指济水,因为济水与汶、泗都发源于鲁中山区,那么“有济”一词也未尝不可代指鲁中南地区。

近些年海岱考古学者对太昊部族的起源和迁徙问题研讨颇多。

王树明先生对照古史传说与考古资料推演,认为太昊部族发迹于今山东诸城、莒县一带,曾沿泰沂山系南侧西渐中土,在豫【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东建立过城邦国家,现在已发现的诸城前寨、莒县陵阳河、大朱村、杭头等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和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及淮阳平粮台龙山城等,都是这一部族的物质文化遗存。

乐丰实先生也说:

“太昊部族本居近海的沂、沭河流域和日照沿海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期后段开始,一部分人沿淮西迁,到晚期阶段达到高潮。

由东方而来的大汶口人,融合和吸收了当地的土著文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

这大概就是文献记载‘太昊氏以龙纪的原因所在。”

这些看法都足资参考。照我们目前的判断,太昊、少昊这两个名称所代表的,应是东夷集群先后相继的两大占主导地位的部落集团。

太昊集团可能原分布于今鲁中南、苏北以至黄海沿岸地区,而仍以【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曲阜一带为活动中心;后来这一集团渐次西侵中土,其活动中心遂亦移至今淮阳一带。

少昊集团可能原分布于今鲁北以至渤海沿岸地区,后来随着势力的扩张,逐渐西进南下而取代太吴集团,亦以曲阜一带为大本营,遂成为与中原势力抗衡的主要势力集团。

当少昊集团极盛时,太昊集团的主导势力已渐次融入中土,其原来所属的东土部族则统归于少昊集团。

顾颉刚先生早年曾对东夷集群的图腾崇拜发生困惑:

“少曎以鸟名官,其最高级之官吏曰凤鸟氏,是少昊一族固以凤鸟为其主要图腾矣;而太曎虽以龙名官,却亦以风为姓,凤、风二字于甲骨文为一字,则太曎一族将以龙为图腾乎?抑以凤为图腾乎?此一问题,今日尚不能解决,此亦我辈之苦痛也。”

这一问题其实并不难【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解决。

史前部落战争的时代,各大集群间的部族流动和融合是经常发生的,部族图腾也会因之而发生变动。

事实上,太昊集团本以凤鸟为最高图腾,而在进入中原之后,渐次与中原部族融合,遂亦改奉西夏部族的龙图腾。

中国式的世界父母型神话,最常见的是伏羲与女娲人面蛇身的交尾形象,这一形象正可看作是部族融合的艺术符号。

不过伏羲与女娲传说的完整形态造成较晚,在早更流行的应是龙、凤图腾的创生与结合。

由此返观太昊、少昊二名的分化,大概主要与两集团兴起的先后有关系。当太阳崇拜盛行之时,东夷集群可以统称为昊族。

由于太昊集团原先势力较强,兴起较早,且逐渐向中原地区侵润,所以中原部族称之为太昊,“太”包涵了“大”和“早”两重意思;【我.爱.线.报.网.】52xbw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相比之下,少昊集团原先势力较弱,兴起也较晚,因而被称为少昊,“少”同样包涵了“小”和“晚”两重意思。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推荐阅读

给力项目线报网会员可免费下载 加入会员
友情提醒: 请尽量登录购买,防止付款了不发货!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都来自网络收集整理,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用户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行业资讯

肺俞简易找法(「国医·养生」肺俞——化痰止咳没有谁比它更强大)

2024-9-15 17:37:37

行业资讯

前线任务安卓汉化版攻略视频(比高达经典!太田垣康男经典战争人性漫画《前线任务DL&DS》)

2024-9-15 17:58:0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