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陶行知和被历史车轮碾过的现代中国教育——读陶行知文集《中国教育的觉醒》)

在看陶行知文集《中国教育的觉醒》的时候,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第一次参加期中考试,数学考了不及格,全年级200个人他是最后一名。对此,我还是有点小诧异的。后来我用了半个学期时间把他的数学辅导到100分,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中国的教育,我也有了一些想要去探究的欲望。

探究中国现代教育,必然要从民国看起,陶行知,就是那时中国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了。这本文集汇集了他1912-1946年人生巅峰时期的经典之作88篇,我从陶行知的21岁看到他55岁,从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6)看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6),再看到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一直看到1946年,陶行知日夜工作,不暇休我爱线报网息,在时局激荡中,不幸病逝于上海,享年五十五岁。其中心情跌宕起伏不言,对中国教育的思索也在发酵中。

书呆子如何变成行动派?教务长为何降格村教师?

清光绪十七年也就是1891年,陶行知出生于安徽,1906年,十五岁的他于一所耶稣堂设立之学堂肄业,在这之前他所接受的教育,后来被他自己称作“书呆子教育”。

陶19岁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学习,23岁去美留学,先入伊利诺大学得政治硕士,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为名教育家杜威所器重。他25岁回国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聘而长教务,教学方面颇多革新。29岁担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简历看到这里,不得不赞叹年轻的陶行知学有所成,技有所长。

但是,他真正提出成熟成体系的教我爱线报网育思想,是在他36岁之时:陶行知为着要去掉外国输入之教育方式,开始主张乡村教育运动,与赵叔愚合力创办晓庄学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行是知之始”,这一系列的观点,组成了他的生活教育基本理论体系。

司徒雷登后来评论陶行知说:在校时,他专攻王阳明的学说,同时对于基督教的真谛探讨不遗余力,毕业后,负笈新大陆,从杜威博士游,以旧学切实的基础,益以实验主义的精华,至是自信力越强,创造力益大。

对比陶行知的心路历程和他的简历,不由得疑问他人生中的两件怪事:他是怎样从这“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中国学堂教育活脱脱出落成一位先行后知的行动派人士的?作为师从美国大教育我爱线报网家杜威的优秀归国留学生,他回国后年纪轻轻就在一所师范院校谋到了不错的行政职务,结果后来怎么就变成了一个“不可因钱少而推诿”的乡村教师了?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慢慢展开了与他的精神对话。

想关心政治?先做好教育!——青年陶行知的心路历程

生长于封建制度下,等到了少年和青年期,社会却变了天,中华民国成立了!

跟所有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一样,20出头的陶行知是关心政治的,他那时所著的《共和精义》一文,涉及到很多人生观和道德的问题。比如自由:人民脱离强暴之羁绊,未必即能自由,盖天下之至不可超脱者,有自奴焉。故真自由贵自克。比如平等:人欲求自由平等之乐,而不肯受责任之苦,多见其愈求愈远耳。比如政见:民胞之义昌,我爱线报网而后有共同目的、共同责任、共同义务,而后贵贱可除,平等可现,而后苛暴可除,自由可出。

其实陶行知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中西合璧的精英,他的身上有着传统的精英精神:追求个人价值,唤醒个人责任,渴望平等机会。那时中国要建立共和国,陶很兴奋,他认为,共和主义就是个人为社会而生,社会为个人而立。但他同时也担忧:国民程度不足,伪领袖,党祸,多数之横暴……

后来慢慢,他从关心政治,到关心教育。他说,共和国有两大要素,一须有正当领袖,一须有认识正当领袖之国民。而教育能养成共和之要素。

自此,陶行知怀抱教育兴国的理想,选定了自己要用毕生精力投入的事业方向。比起现在很多毕业后对职业生涯尚且迷茫的年轻人来说,陶行知是幸运的我爱线报网,他能够在大学学习期间,就确定了自己的终身事业理想。自此以后,他用自己的一切生命力和社会力,聚焦此业,将它做精做透。

从教育回归政治:要救国,到农村!——中年陶行知的乡村实验

陶行知是一个自信的人,他也教人自信:人是人,我是我。天既生我,则必与我以一种为人所无能为之能力。不然,既有他何必生我!

或许就是凭借着这种自信力,他留学归国投入教育事业之初,一眼便找出了中国教育的问题:中国现在教育家只有政客、空想、经验三种,但教育以科学教育为最重要。

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实验新教育32字箴言:符合目的、依据经验、共同生活、积极设施、注重启发、鼓励自治、唤起兴味、责成效率。

他还开启了师范教育下乡运动,做了晓庄学校。我爱线报网他修改了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先有行,后有知,做学教合一,在劳力上劳心。

陶行知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一篇短文。叫做《我们的信条》,他在自己发起的晓庄农村学校里,看到众多教职员工的做法和信念,用笔写下了此文: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我们深信教育应该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转化为助力。

我们深信教法学法做法合一。

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同甘苦,为最好的教育。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运动困难,以发展思想及奋斗精神。

我们深信教师应我爱线报网当做人民的朋友。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要用最少的经费办理最好的教育。

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得来,就不必靠金钱而后振作,尤不可因钱少而推诿。

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国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每当读到这篇,我的眼眶总会有点湿润。在晓庄这个实验学校里,跟着陶行知一起干的那些教师们,其实是很苦的,但他们又有着伸出手踮起脚尖就能触碰到理想天的乐观和兴奋,这样的人生状态,断能让一些追逐眼前幸福生活却又迷失于生命长远意义的当代青年们既我爱线报网不解,又羡慕。

陶行知是抱着“叫中国个个乡村变做天堂,变做乐园,变做中华民国的健全的自治单位”的理想,去设立晓庄学校的。从教育回归政治的陶行知,选择了中国最广大的乡村作为实验地点,这让我不禁还想起了那位与陶同时代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伟人毛泽东。两个不同成长背景的人,怀着同样的救国情怀,从两个完全不同的思考角度,竟得出了如此相似的结论!

虽然说到后来,晓庄学校还是关门了,但陶行知在人生最顶峰时期的这一实验,不止有教育学上的意义,更有着西方民主共和自治理念如何与中国传统文明体态进行融合的历史性意义。

行动知识创新,就是老子儿子孙子——陶行知的方法论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新是孙子。坐而言不能起我爱线报网而行,有何益处?——陶行知在他职业的鼎盛时期,写下了这句话。

从此,他开始了“创业”之路。但他的创业,更像是某种公益性前瞻性的学术实验,从一开始就没太考虑过经济上的盈利性和可持续性,而更多是为时代有志之士提供一个人生意义与人生理想上的可持续发展和溢出效应。

在示范大学当个行政领导,陶行知月入400大洋。跑到乡下办晓庄学校,降薪成100大洋。但陶行知很欣慰。他开心那些伺候他的儿子们的那些仆人啊老妈子啊,在这点薪水下可就全都请不起了!孩子们生活环境翻天覆,竟被动地“行动”起来,领略到更加锻造他们人生的生活教育。

陶行知是个有生命乐趣的人。他既然大倡“行是知之始”,在教育上自然引申出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中劳我爱线报网心等实践教学方式。怎么教学做、劳力劳心呢?他可有办法:把做凳子的工匠请来到学校,要工匠教学生老师自己动手做凳子,教会一个人,就给工匠他做一个凳子的钱。更有乐趣的是,只用半天时间,学生老师竟都乖乖地学会了。

陶行知本人是个反对与社会脱节去死读书的人,他师从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在中国倡导杜威的观点: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社会。他办的乡村学校打了一口井,全村人都来取水,导致井水枯竭,他没有闭关自守,把学校和社会脱节,反而倡导全村人民主开会,形成取水公约,监督机制。在民主大会上,不认字老太太也学会了遵守发言规矩,甚至提出了建设性观点。所以,教育不分阶层、不分年龄、不分环境。人活一天,就与教育同在一天。

他为此又我爱线报网开始撰文称,不应把”教育“高高挂起于”士大夫“阶层,而是要倡导大众教育,普及教育,乡村教育。他希望通过教育,使人民主共和成一个个乡村自治团体,这些团体再继续民主共和,组成整个共和国。

看到这儿我终于明白了,教育只是他的一个切口,他想做的,是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和制度进步。

陶行知和被历史车轮碾过的现代中国教育

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中国闭关锁国几千年之后,鸦片战争砸开这个古老国度的大门,外患激励中国形成巨大的对内忧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动力。陶行知就是这组动力车轮之一。

他提出生活教育,就是教大众以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科学明了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团体的力量保护大众的生命。他号召国人了我爱线报网解到西方强大器物文化的先进性,但并不盲目崇拜,而是中西合璧,兼容并包。这就是他可爱的地方,凡事接地气,不走极端。

他怀抱爱国心,牺牲自己现世的一切,希冀为国家和人民换一个未来。在30年的职业生涯里,他将每一分钟都贡献给了这个理想。他的文字,观点新颖,语感激昂,最关键的是,这文字背后有一颗干净、正气的心。如此才子士人能在民国时期得到重用,可以得到一定的平台和资源,以及一定的自由度去实验和初尝一些新生事物,在实践中反复推敲理论,逐渐推演出中国新教育改革的脉络版图——从他的事业历程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当时相对包容的做学问的大环境。

他阐述新教育观点的文章,篇篇令人耳目清新。如果从教育科学的角度去读,显然是我爱线报网逻辑分明、理论创新、实用性强的。但我更多是从感知文化内涵的角度去体味了这些文章——陶行知并没有以“打倒孔家店”的极端心态抛弃掉中国的传统文化,但他确实也否认了文人仅仅自个儿修身养性,不管社会,更不愿同改造自然的实践发生关系的错误理念。

所以,他提出“符合目的、依据经验、共同生活、积极设施、注重启发、鼓励自治、唤起兴味、责成效率”这32字新教育精神,保留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比如,师生共同生活,老师为人师表,把德育放在智育之上;老师注重启发学生,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学;实验学生自治,因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自由民主平等可不只是喊口号,而是要渗透进学生我爱线报网的生活和社会中来……在这根向下更深更远地生长的前提下,陶行知栽出了以西方那种培养学以致用的产业职业人才为主的新教育之树。

纵观我国现在的大中小学教育纲领,提法已换过多次,个中精神与陶行知当时提的这32字相比,如何呢?

再加上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不仅行政手段一再伸向教育,而且商业手段也没放过教育,目前我国整个教育体系已经生发出许多枝枝节节。不知目前我国实施的教育精神,与陶行知当时提的这32字相比,是离人民群众的个中需求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更引人思考的是,目前从我国的大学中学到小学,都有直接复制西方那一套纯科学教育的情况出现,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几乎彻底断绝了关系,也不知更智慧了还是更愚昧了?

读史以明鉴。陶我爱线报网行知的文集,不仅带给我们历史的回顾,更留给我们待解的问题。

推荐阅读

给力项目线报网会员可免费下载 加入会员
友情提醒: 请尽量登录购买,防止付款了不发货!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都来自网络收集整理,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用户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行业资讯

绘画的英文单词怎么读啊(词语||跟绘画有关的英文词汇都在这了)

2024-4-7 15:55:52

行业资讯

董氏刺血区(董氏奇穴 常用的静脉刺血部位)

2024-4-7 16:16:1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