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军武菌
1965年11月1日,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邓稼先在电话前焦急的等待着,他端着茶杯来回踱步,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后,拿起电话说:“帮我接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找于敏。”此时的于敏和同事已经在计算机机房里紧张工作了100多天,当占地上百平方米的大型计算机以每秒计算1万次的速度,传输出长达数米的计算结果时,于敏拿着手动计算出的另一份结果与其一一比对,表情逐渐凝重起来。“成了?”所有同事都紧紧盯向于敏。“再算一遍!”于敏面无表情的吩咐工作人员。不知多久过去,又一份结果缓缓传输出来。经过二次比对,于敏表情更加紧张了:“再算一遍!”第三份结果传出来,所有人都围上去比对结果。我爱线报网“成了!”
于敏终于如释重负,激动的说:“两类,三个模型,计算结果都是好的,只要能驾驭原子弹的能量,就能设计出百万吨级的氢弹!”
顿时全场一片欢呼,相拥而泣。于敏立刻给理论部主任邓稼先回电话:“我们牵住牛鼻子了!”(当时为了保密,使用的是暗语),这场百日会战,于敏用国产计算机验证出一套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有了理论方案,于敏和团队仅用一年时间就生产出氢弹并成功试爆。
第1章
计算速度决定科研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一定离不开计算机。
1966年12月28日,中国首颗氢弹试爆成功,成为继美苏英之后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美国研制原子弹与氢弹的间隔为7年3个月,苏联是我爱线报网6年3个月,英国是4年7个月,而中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赶在法国前面先一步研制成功,听到消息的戴高乐被气的大发脾气(法国最终在1968年研制出氢弹,两弹间隔为8年6个月)。
不知有没有发现,除了法国,前四个国家的两弹间隔不断在缩减,而能让中国抢先一步的关键,除了中国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的研究,还离不开当时的最新技术——计算机。
如果说古代人类四大发明是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话,近代人类四大发明,计算机肯定算一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发现计算炮弹和导弹弹道太复杂,耗费时间非常长,为此,美国组建了一支阵计算机制造团队,从而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电子计算机ENIAC,虽然没赶上二战的我爱线报网武器弹道计算,但后来ENIAC投入氢弹研发工作后,让氢弹的模拟计算耗时从40小时缩短到了20秒。
时间的缩短,意味着效率的提升。
也就是说,研发氢弹的某个阶段耗时被缩短了数千倍!这可是天壤之别!也正是计算机的出现,后面的苏联、英国和中国在核武器的研制速度上开始明显加快。
许多人印象中,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时,是用算盘打出来的,其实,算盘大部分是用来基础计算和大致估算的,当时科研人员主要的计算工具是手摇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
手摇计算机是一种外形类似打字机的纯机械结构计算机,通过齿轮转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平方数、立方数、开立方,以及三角函数和对数等算法。每摇一次手柄可以完成一次加法,乘法需要我爱线报网摇动一二十次,涉及到三角函数,还要查阅密密麻麻的数表。虽然比人工运算明显加快了,但对于核弹、导弹来说,还是太慢了。
比如我国研制第一颗导弹时,科研人员顾循珍回忆:初次计算“1059”弹道时,我用手摇计算机每天计算十几个小时,我们全组发扬“蚂蚁啃骨头”精神,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终于把第一条弹道计算出来…..
邓稼先在研制原子弹时使用的手摇计算机
为此,中国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与原子弹同步研制的,1957年10月中国计划开始研制原子弹时,中国参照苏联提供的M-3小型电子计算机图纸进行仿制,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第二年就仿制成功,经过调试,1959年8月第一台“103机”计算机正式投入使用。
这款103机每我爱线报网秒可以计算2500次,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的力学结构就是由103机计算完成的。
1959年中国又仿制苏联БЭСМ-Ⅱ大型计算机生产出104机,计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有22个机柜,占地200平方米、使用4200个电子管、4000个晶体二极管,容量4K。这个性能在现代看来十分落后,但在当时已经相当厉害了。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导弹、火箭、卫星、铁路车站最优分布、以及5个大型水坝应力计算任务都是由它来完成的。
104机
不过由于104型计算机诞生时只生产了两台,一台提供给搞原子弹的二机部,一台提供给造火箭的七机部,其他人使用手摇计算机和算盘做辅助,别单位的重大科研项目需要排队等着。
在电视剧《功勋》中我们我爱线报网就可以看到,无论是研制氢弹的于敏、还是研制核潜艇的黄旭华,都有在大型计算机房里没日没夜排队计算数据的场景。当时用每秒一万次运算速度的大型计算机工作上百天才能完成的科研项目,而如今,一部老款小米11手机上的骁龙888处理器,运算速度就可以达到每秒26万亿次!研制人员在计算机上计算弹道,准备好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启动程序,一条弹道立刻就计算出来了
总结来说就是:计算机运算速度,决定了科研速度。
第2章
超级计算机的较量
当中国使用104机和J501机研发“两弹一星”等重大战略科研项目时,美国为了高能核物理研究,在1964年由“超算之父”西摩·克雷(Seymour Cray)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我爱线报网超级计算机CDC6600,每秒运算300万次,超过IBM7030数倍,连续三年霸榜世界最快计算机,一共生产了150台。
每秒万次与百万次的100倍差距,意味着在同样的科研水平下,美国的研发速度被提高了100倍。
超级计算机的美国制霸时代来临。
1965年,IBM公司征召6万名新员工,创建5座新工厂,研发出第一种共同交互方式、使用OS/360操作系统的System/360超级计算机。美国用这款计算机实现了银行跨行交易系统、航空业最大在线票务系统,以及首次载人登月任务。
当时还有段小插曲: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陆月球时,指挥舱和月球着陆器上各有一台小型计算机负责计算着陆轨道。在距离月球表我爱线报网面仅数百米时,宇航员奥尔德林打算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位置,计算机突然发生死机,而且是4分钟内连续死机重启5次。奥尔德林输入代码“5-9-enter”,意为显示警报,控制台显示错误代码“1202”。
眼看着陆器就要降在月球,此时整个控制中心都听到阿姆斯特朗焦急的通报:“谁XX能告诉我1202到底是什么意思?”
控制中心计算机专家和编程专家们立刻根据代码分析出,是计算机处理器过载发生的死机,并由于编程了过载保护程序,死机后自动重启。找到问题的阿姆斯特朗改为手动操作,减小过载,很多计算机就恢复了。
也正是从那个年代开始,编程成为计算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也开始出现多个发展路线。
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渐被世界各我爱线报网国掌握,对超级计算机的追求也逐渐激烈起来,毕竟世界各国也看到了计算机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潜力,发展超级计算机成为了各个大国的“刚需”。但相比之下,美国不仅将全世界都远远甩在后面,美国科学家的内卷也让美国与世界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CDC7600超级计算机
1969年,“超算之父”西摩·克雷研制出了CDC7600,每秒运算3600万次,比上一代CDC6600的速度提升了10倍以上,每台售价500万美元。
两年后,CDC公司支持的另一个项目组开发出CDC STAR-100,每秒运算达到1亿次,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西摩·克雷一气之下离开CDC,拉着自己的项目组成立了Cray lnc公司,1975年研制出第一款产我爱线报网品Cray-1,每秒2.5亿次,这款超算被设计成字母C的形状,可以让各模块之间的电线长度更短,信号传输更快。每台售价800万美元,卖出去80多台。但是西摩·克雷出身富人家庭,自己视金钱为粪土,只想把钱全投进去研究超算。
西摩·克雷(Seymour Cray)与Cray-1
1981年老上家CDC公司开发出CDC Cyber 205,每秒运算4亿次。
西摩·克雷马上让团队在1982年研制出CrayX-MP/4,每秒运算9.4亿次。
接着又在1985年开发出Cray-2,每秒运算19亿次。
这还不够,西摩·克雷想继续研究超过百亿次的Cray-3和Cray-4,此时公司认为没有必要继续研发速度更快、价格昂贵的我爱线报网单个超级计算机,当时很多公司另辟蹊径,正在探索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MPP),大致可以理解为用多个处理器并联在一台计算机中,使其同样达到高速运算能力。
西摩·克雷很抵制这种新技术,认为是歪门邪道,西摩·克雷曾说:“如果你正在耕地,你更愿意使用两头强壮的牛还是1000只鸡?”
打脸来的很快,一家1983年新成立的思维机器公司(Thinking Machines Corporation)成功将大规模并行计算架构运用在名为“连接机器”超级计算机中。
连接机器(CM-1)超级计算机
并行(MMP)计算机的性价比,让传统的Cray计算机迅速败下阵来,虽然Cray-4速度能达到上百亿次,但是造价却贵的离谱。
1984我爱线报网年这项运用新技术的超级计算机得到美国国防部的认可,很快签下450万美元的合同,用来研发可以让坦克、导弹等武器实现目标识别的技术。
第二年营收了6500万美元的思维机器一跃成为并行超级计算机的领导者,到1993年,全世界最快的四台计算机都是思维机器公司的。
西摩·克雷不得不承认,1024只鸡最终打败了两头强壮的牛,并在新成立的SRC公司开始研发并行计算机,希望东山再起。
谁也没想到,冷战的结束会是一道炸雷。
假想敌苏联解体,美国最大的威胁没了,大量高端军事技术纷纷停止研发,美国各单位的采购预算大幅缩减,超级计算机的需求和订单也没了。
曾经风光无限的思维机器公司和Cray公司相继破产,西摩·克雷也在研制过程我爱线报网中发生车祸去世。
美国的超级计算机爆发时代结束。
这时,亚洲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国家加入竞争行列。
1983年4月,日本电气NEC率先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亿次的SX-2超级计算机,超越美国Cray系列成为世界第一,随后更是出口到美国,打破了超级计算机自诞生以来被美国垄断长达20年的一家独大。
这样的突破和日本政府的长期支持密不可分。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大规模补贴计算机科研项目,同时推行排除国外竞争的产业政策,日本的富士通、日立、NEC等半导体公司取了IBM大型机技术的关键部分,并先后在本土推出了价格实惠的商用计算机系统,等在中低端商用计算机领域站稳脚跟后,开始爆发力量冲击超级计算我爱线报网机高端市场。
1994年,日本富士用166块每块运算速度17亿次的向量处理器打造出全球最快的千亿次超级计算机。
日本日立在1996年使用2048块处理器打造的超级计算机实现了每秒6000亿次运算!
“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
日本政府的投入并没有到此为止,1999年日本投入400亿日元,开始了名为“地球模拟器”的超级计算机的开发计划。2002年4月,“地球模拟器”在接受基准测试时,运算性能达到了每秒1万亿次的浮点运算,成为世界上最高性能的超级计算机,其实际性能达到了此前世界最高性能的美国IBM ASCI White超级计算机的5倍以上。
在整个90年代,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全都来自日本。
“儿子“怎么能我爱线报网够骑在“爸爸”头上?!
美国为了守住自己的高科技领导地位,以及“美帝掌握核心科技”的民族自信,准备了一套组合拳收拾隐约威胁到自己的日本。美国一方面开始重新加大相关领域的投资,一方面祭出惯用的“脏手段”,打击日本相关产业。
某天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突袭了在美国的日立公司办公室,逮捕了6名员工,并对在日本境内的12名员工发布通缉令。
FBI自称联合IBM公司经过一年的钓鱼执法,发现了日本日立公司和三菱公司窃取IBM计算机技术的证据。说明啥?说明日本能有今天超过美国的计算机成就,其实是偷的我们美国的技术!日本妥妥的是间谍。
随后在十多年时间里,美国逼迫日本先后三次签署半导体协议,强行限制日本半导体对美国的出我爱线报网口,还要求扩大美国半导体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日本稍有违规,就对日本采取100%的进口关税等报复性措施。
这根本就是个不平等条约。
美国还大造“日本威胁论”,民主党候选人蒙代尔当时说了句著名的话:“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们做什么?给日本电脑擦灰吗?”
1982年版《银翼杀手》截图
当时上映的一部科幻电影《银翼杀手》中,电影开头就是2019年的美国洛杉矶,一片末日赛博朋克的风格,街头上满是用日语写的霓虹灯广告牌,美国主角坐在路边大排档,用英语日语夹杂比划着朝日本拉面仙人点了份豚骨拉面。让美国观众不由得发问:“2019年的洛杉矶将会变成日本殖民地?”
在这种政府暗示的“日本威胁论”下,很多美国科研机构取消了购买日本我爱线报网超级计算机的意向。日本不仅完全丧失了美国市场,根据半导体协定,美国还轻松占据了日本国内30%以上的市场。
日本从此一蹶不振至少20年,但美国人没有高兴太久,因为有一个亚洲大国正在悄悄的复兴。
第3章
龙的崛起
中国超级计算机的起步并不算晚。
早在1956年2月,由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的主持下,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12年科技规划”,里面正式确定了57项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这其中计算机与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并列。
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中国相继研制出103机、104机、119机、109乙、109丙、441B、J501等多款计算机,最快能达到每秒5万-6万次运算。国我爱线报网家重点工程“两弹一星”就是在这些计算机的协助下研制成功的。
到了70年代,中国相继研制出每秒100万的大型计算机和每秒50万的桌面型计算机。其中DJS-131小型计算机一共生产了334台,这些计算机被用在中国石油勘探、气象预报、邮电、铁路、店里、交通等各个领域。
但是随着高端科研项目难度几何性的增长,相比之下这些计算机都实在太慢。每秒100万次运算的计算机根本不能满足中国飞行体设计计算流体力学的需要,研制核武器的相关研究院向国防科委反映:“没有运算速度达每秒一亿次以上的计算机系统,就搞不出第二代核武器”。
无论是流体模型还是风洞测试,都需要强大的计算机
此时刚好碰上中美关系转暖,1976年,美国总统福我爱线报网特意外签发了两台CDC公司的Cyber172型入门级超算对华出口许可。这两台机器对中国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但是美国对这两台计算机的使用进行了严苛的限制:两台超算的计算性能被人为限制,同时只可以用于地质勘探,拿来研制武器想都不用想。机房要用玻璃围墙锁起来,机房的钥匙由美方人员掌管,使用时需要美方人员审核监督……
美国人的机器用不了,中国又与日本日立公司签署协议,购入3台日立M系列大型计算机用于气象预报工作。1978年2月,美国卡特政府批准了这一出口申请,但是同样要求日本大幅降低这几台机器的性能,并且前三年安排日方人员进行值守,中方的操作必须向日立公司总部提交汇总报告。
面对外国的技术封锁,而自己又造我爱线报网不出,很多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因为超级计算机性能达不到而陷入困境,这是中国计算机科研人员心中难以忘怀的痛。
“靠人不如靠自己”,和所有的尖端科技一样,想要靠国外进口来满足需求,只能换来一次又一次羞辱,中国下定决心自己搞超级计算机。
1978年3月,邓小平亲自主持巨型计算机研制工作会议,决定研制中国自己的超级计算机,在会议中他说:“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机。”同年5月的巨型机方案论证会上,这项工程被命名为“785超级计算机”,决定由国防科技大学承担巨型机研制任务。
接到这个艰巨的任务之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年过花甲的慈云桂立下了军令状,“每秒一亿次一次不少!六年时间一天不拖!预算经费我爱线报网一分不超!就是豁出我这条老命,也要把我们自己的巨型机搞出来!
当时国际上的超级计算机已经开始采用液冷,但团队研究冷液技术遇到了困难,不得不采取更加成熟的风冷技术,为了保证计算机的稳定性,团队要对2.5万条绕接线、12万个饶接点和200多万个焊点逐一检查,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想象。
经过十几个攻关小组“吃在工厂,睡在机房”的不懈努力,慈云桂团队成功实现了要求的运算速度,不仅经费没有超,并且提前一年完成了研制任务。
1983年12月,中国第一台亿次超级计算机“银河一号”通过国家技术鉴定,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制造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同时也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里唯一一个研制出超级计算机的国家我爱线报网。
80年代,正是美国超级计算机内卷最高潮时期,也是日本超级计算机逐渐发力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1986年3月批准施行“863计划”,将智能计算机单独列为一个主题项目。
此后,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发展从探索阶段逐渐步入正轨,并开始互相迭代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1992年,银河二号达到10亿次。
1995年,曙光1000达到25亿次。
1997年,银河三号达到130亿次。
2000年,曙光2000Ⅱ达到1117亿次。
同一年,神威Ⅰ达到3840亿次……..
2003年,联想公司研制的深腾6800达到4.1万亿次,挤上世界前14名。
天河一号总设计师杨学军说:“超级计算机的发展规律是每10年性能提高100我爱线报网0 倍。2000年的国际先进水平是1万亿次,到2010年肯定会达到千万亿次级。要占领制高点,必须尽快开始研制千万亿次计算机。”
2006年,“十一五”863计划设立了 “高效能计算机及网格服务环境” 重大项目,将研制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列为主要目标之一。当时中国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曙光4000A,运行速度只有11.2万亿次。
2008北京奥运中的难忘一幕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开幕式上,李宁高举火炬在空中奔跑,一副巨型中国风的卷轴图案缓缓展开,这场世界奥运史上最大规模的数字影像技术运用,背后就是用刚刚研发成功的曙光5000A计算完成的,它的速度达到230万亿次,排名世界第七。
两年后的2010年,第二期我爱线报网天河一号A研制成功,以每秒4700万亿次的峰值运行速度,2566万亿次持续运行速度值,第一次在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中名列第一!并在之后连续霸榜5年。中国几十年的努力,此刻终于登上世界之巅!
看到中国开始登顶,美国再一次使出那套组合拳。
首先是指责中国窃取美国的技术产权,中国的科技公司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渲染“中国威胁论”。
紧接着实施制裁,2015 年国防科技大学(天河系列)、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和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禁止向它们出售英特尔芯片,采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天河二号升级计划被打断。
“神威·太湖之光”
2016年6月,中国采用国产“申威”我爱线报网CPU开发出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峰值达到每秒12.5亿亿次!再次刷新世界第一,中国科大用它首次实现了千万核心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
随后美国发力,2018年IBM开发出的“巅峰”(Summit)超级计算机以每秒20亿亿次运算的速度,帮助美国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纽约时报》当时用这个标题报道美国夺回位置
为了防止中国的再次反超,2019年,美国将中科曙光、三家海光系公司(曙光系列)和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神威系列)列入实体清单,封锁住最关键的芯片,进一步遏制中国。
此时日本也追赶上来,2021年开发的“富岳”超级计算机速度达到每秒44亿亿次,刷新世界第一。
在2022年,美国重砸10亿我爱线报网美元开发出的“前沿”超级计算机以每秒100-200亿亿次运算的绝对优势,坐稳世界第一的位置直到今天。
互相较量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到底有什么意义?
计算力指数报告中指出,当前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一个点,就会带动数字经济增长3.3%,GDP增长1.8%。同时,在高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超级计算机的应用场景非常多。
比如,数据处理速度越快,天气预告就越准越快;天气预告越准越快,耕田、航海、货运等行业的效益就更好。在勘探方面,我们能够连续三年在渤海发现亿吨级大型油田,同样也离不开超级计算机的功劳。
还是那句话,计算机速度越快,国家的发展速度就能比其他国家更快。
2022年12月世界TOP500超级计算机排名中我爱线报网,中国上榜164台,位列世界第一,美国拥有127台,德国拥有34台,日本拥有31台。从榜单上来看,超级计算机诞生60年来,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大玩家。
截止2019年,中国联想、浪潮、曙光是全球最大的三家超算供应商,分别交付了173、71、63台世界TOP500超级计算机,超过美国的惠普、Cray等公司,虽然遭到美国制裁后,超算产业受到冲击,但中国仍然占据着重要席位。
第4章
一条全新的赛道
2009年,腾讯推出的QQ农场意外引起全年龄段网友追捧,为了支持数据暴涨的“全民偷菜”,腾讯一个月内加急采购了几千台服务器,用以维持QQ农场的正常运行。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也正在陷入网购用户暴涨而带来的数据处理我爱线报网问题,因为只要双11或者618这种促销日,淘宝的服务器使用率就会飙升到98%,随时可能宕机。
他们同时在想: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运行自己突然暴涨的数据?一个企业想要提高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传统做法就是在自己公司增加服务器、扩建机房,既费时费力,日常维护还非常昂贵。
只不过此时计算机界出现了一个新的赛道:云计算。
所谓“云计算”,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概念,云计算概念出现的很早,但是一直等到90年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普通家庭中普及,才得到真正发展。
云计算又称网络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计算,服务商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大量服务器进行处理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计算结我爱线报网果后发送给客户。
而当今,新兴起来的人工智能AI、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算法等领域,在计算方面的需求呈几何性暴涨。谁能拥有更快的运算速度,决定了谁在新的产业赛道上抢先一步。
美国企业OpenAI开发出的AI大模型GPT-3,这款能写字、能说话相当于7岁儿童智力的超级人工智能,需要强大的计算机、算法、数据综合训练出包含1750亿个参数的模型。
这种十分吃计算能力的模型训练,放在自动驾驶上,是决定技术高低、能否率先突破L3、L4级自动驾驶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对这种庞大的市场需求,谷歌、亚马逊、IBM、微软等公司纷纷开始推出“云计算”服务。
自动驾驶模型训练
2006年,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大会我爱线报网中第一次提到云计算概念,随后搭建了100多万台服务器,为用户提供计算云服务,亚马逊也在同年推出云计算服务。作为反对者,当时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则不止一次在网上吐槽:“这种无脑行为什么时候会停止?这不过是一时兴起的潮流,是疯狂的事情。”
然而事实的发展很打脸,2010年亚马逊云计算服务收入超过15亿美元,2016年达到25.7亿美元,净收入6.4亿,超过了亚马逊北美零售服务的收入,亚马逊的股票也因此上涨42%。甲骨文的埃里森也不得不宣布进军云服务市场。
面对这场变革,中国的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华为相继搭建了腾讯云、阿里云、百度云、华为云等,并成功在“云计算”服务中占据一席之位。
在如今的中国云计算市场我爱线报网中,前五名分别是阿里、腾讯、电信、金山、亚马逊,其中阿里占据了国内40%以上的份额,在亚太市场排名第一,世界公有云市场排名第三(2021年),营收已经突破千亿大关。
军武菌:“小鹏汽车,打钱!”
2022年,小鹏汽车与阿里云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合建了一座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运算力为每秒60亿亿次,用来训练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模型。紧接着阿里云宣布正式启动张北超级智算中心,总规模达到每秒1200亿亿次运算速度,远超谷歌和特斯拉的智算能力,成为世界最大智算中心。
2022年阿里云负责全球高清转播北京冬奥会时,以前的传统转播模式需要电视台提前运输卫星转播车到各地、现场搭建网络专线等。而在转播云的支持下,我爱线报网即使无人前往现场,也能远程工作完成奥运转播。
新的计算方式正在改变人类的技术发展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
云计算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云计算的市场巨大,潜力惊人,竞争更为激烈,数据显示,2021年世界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4050亿美元,并且仍在以16-22%的年均率增长。2021年世界云计算前五分别是亚马逊、微软、阿里、谷歌和华为,这五家云厂商占据了全球81.2%的份额。
目前这个新赛道,和当年“两头强壮牛还是两千只鸡”的计算机变革一样,属于又一种时代的进化,在这场变局中,哪个国家能抓的更快更牢,未来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胜负尤未知,新一轮的角斗还在进行中……..
推荐阅读
友情提醒: 请尽量登录购买,防止付款了不发货!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