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50元一斤的宝宝挂面、三四百元一套的餐具……不少商品打上“婴幼儿、儿童专用”标签便身价倍增,一些产品价格远超合理范围,却并未体现出“专用”的特殊性,还加剧了育儿焦虑。记者注意到,一些婴幼儿产品瞄准新手父母想为孩子提供最好产品的心态,价格远超普通产品,但实际功效却并无太大差异。(新华社)
涉童产品的高溢价现象早就存在,尽管多年前就招致巨大质疑,可从近些年的趋势看,这一特殊的商品品类反倒有越做越大之势。如果说前些年儿童商品的主要构成是“儿童食品”,那么近两年来,其则有泛滥化乃至是遍地开花的态势。如今无论是日用品、小家电乃至是其他的商品类目,将涉童标签凸显、将涉童产品单列,都成为一种惯常的操作【我爱线报网】52线报网-专注分享活动首码线报优惠券零投网赚项目。由此导致的结果,自然是价格的水涨船高。
时下,很多儿童商品,简直是闻所未闻,真真叫人大受震撼。比如说,有可以显示温度的餐具,显温勺、保温碗等等,动辄售价数百;再比如说,所谓婴儿专用的洗脸盆,明明也是塑料,可是就是要贵上不少;此外,还有号称“可以帮助宝宝改善湿疹、痱子等症状”的婴幼儿吹风机……凡此种种,厂商固然是脑洞大开、信口雌黄,可偏偏这一系列看似多余、累赘、无用的“新产品”,让年轻的父母们很是受用。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中,存在着一个特别的“粉红税”现象:同一款产品,鲜明亮眼的、粉扑扑的颜色,往往就是比“黑白灰”卖得更贵。参照这一解释模型,我们会发现,高价的婴幼儿产品,背后的道理也是大【我爱线报网】52线报网-专注分享活动首码线报优惠券零投网赚项目同小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宝妈税”“奶爸税”。
年轻的父母们,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的育儿模式相切割,转而通过社交媒介来获取关于“现代育儿”的知识与范式。但在此过程中,消费主义所主导的价值观营销,使得其自愿付出更高的价格,来完成一些极其基础的育儿过程,并在此类举动中获得“给孩子最好的”的价值实现感——普通的勺子、饭碗、电吹风,并不能提供这种情绪价值,而只有定价不菲的“儿童专用”商品,能够带来这种特殊的感觉。
我们努力扮演着“好妈妈”“好爸爸”的角色,而那些各式各样的所谓婴幼儿产品,则是我们购买的昂贵的道具。说是儿童商品,最终“消费”的,其实还是大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我爱线报网】52线报网-专注分享活动首码线报优惠券零投网赚项目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给力项目:线报网会员可免费下载 加入会员友情提醒: 请尽量登录购买,防止付款了不发货!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