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钟雨欣 实习生周颖 北京报道
“在网上买根葱都要我开通贷款”“买份早饭被分了36期支付”……这不仅网友简单的吐槽,更是当前各类App花式“求借钱”的写照。
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软件中,可能藏着数十个网贷业务的入口,通过优惠支付、赠送会员、默认选择等方式引导消费者选择借贷服务,而用户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套路”。
互联网的尽头果真是借贷?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下载了20款常用App,涵盖了从外卖到购物,从出行到社交等各个品类,经实测发现,这些软件均设置了借贷功能。
其中,有的软件还会将借贷服务入口放在明显位置。例如,看似和金融“八竿子打不着”的美颜软件——美图秀秀和美颜相机,将“借钱”入我爱线报网口置于首页热门修图功能之间,十分显眼。
(美颜相机App首页)
而饿了么、美团则选择在用户个人主页“我的-我的钱包”将借款功能做重点展示。“每次点外卖看到我的钱包’里的红色小气泡总忍不住想点进去,看起来太像未读消息了。点击进去之后才发现是让我申请贷款额度的。烦人的是,退出之后,过阵子红色小气泡又会继续出现。”网友陶女士说。
(美团App-“我的”页面)
(饿了么App-“我的”页面)
另一位用户则表示,自己在点外卖时被优惠信息引导开通了月付功能,一种类似于花呗的“先用后付”服务。“开通之后App还会出现弹窗,用无门槛优惠券引导开启月付优先付款。”
记者发现,使用“蜜糖攻势”吸引用户借贷的软件不在少数。例如我爱线报网,携程的机票购买界面会出现“您有30元机票立减券待领取”的活动字样,点进去实际是借款服务;爱奇艺和芒果TV均打出了“免费送视频会员”的广告,百度网盘则称“网盘VIP免费送”,这些所谓“赠送”的会员服务,往往以首次获得额度并使用借款功能为门槛,用户可享有会员权益的时间为一至六个月不等。
在某消费者投诉平台上,不少网友投诉称自己经历了“诱导式网贷”。其中一位表示,“每次打开视频App进去就有消息推送领VIP月卡,点进去就让你贷款首次取用才有得领,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
为何各类App“扎堆”推出借贷服务,花式“求借钱”?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其实这我爱线报网是数字金融的大趋势。数字金融的本质就是“无处不在的金融”,将金融功能嵌入到各类应用场景当中。
“对于App来说,其动机在于利用金融营销来实现流量变现,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其动机在于利用App流量来获取客户。只不过,这种推介往往会出现过度、虚假等问题。”盘和林说。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提出了四个关键因素,“第一是盈利驱动,放贷是一种可以获得高利润的业务,通过收取利息和服务费,App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第二是用户粘性,提供贷款或分期付款等功能,可以增加用户对应用程序的依赖,提高用户活跃度和停留时间。第三是跨界合作,许多App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推广相关服务,实现双赢。第四是数据收集,放贷也允我爱线报网许App收集用户的财务信息,这对于数据驱动的业务模型是有价值的。”
隐私泄露、过度负债等风险暗涌“无处不在的金融”大大降低了借钱周转的门槛,但在“满屏皆是金融App”的当下,隐私泄露、过度负债等风险暗涌,引起公众关注。
平台诱导贷款的“连环call”就是让部分消费者头疼的问题之一。例如,有哈啰单车的用户表示,经常收到平台电话邀请自己贷款,且每次的来电号码和IP地址均不同。“对方是机器人,无法与他进行沟通,已经影响了我的生活日常。”
记者在实测某视频软件借贷功能时,平台提示需要扫描身份证照片,由于当时身份证不在身边而选择了退出借贷界面。随后,记者接到了号码开头为“171”、地址为河南平顶山的电话,对方我爱线报网详细介绍了上述借贷产品,经沟通发现,来电通话方为AI,其大部分时间都在“自说自话”。记者多次尝试回拨,该号码却无法接通。
还有一些纠纷则涉及到分期付款的服务费问题。常见的投诉集中于平台诱导用户进行分期还款,并收取分期服务费,而提前结束分期也将收取相应服务费。
记者实测发现,相关平台在诱导用户开通借款额度、使用分期付款方式时,通常对优惠信息及开通按钮作突出展示,如标红、闪动等,但未对服务费做重点说明,服务费相关规定需要点入具体的服务协议中方可查看。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在开通借贷功能时,“同意协议”的选项往往为一键勾选或一键点击,但实际包含征信授权、信用付款、个人信息授权等多个协议,例如携程“拿去花”需我爱线报网要用户“打包式同意”8个协议,开通京东白条涉及的用户协议数量为5个,而关于服务费的相关规定就位于这些繁复的协议文本之中,难以快速察觉。
(携程“拿去花”相关服务协议)
(京东白条相关服务协议)
“App诱导式网贷的风险在于金融信贷产品本身,有隐私风险、诱导客户盲目借款的风险,还有虚假宣传、虚假承诺、误导客户的风险。”盘和林表示,“当然,也要看到,并不只是App渠道有此类风险,银行柜台同样也可能出现问题。只不过,App在用户面前展现更加频繁,其风险更加显性。”
刘兴亮指出,一些不正规的App可能会滥用或非法出售用户数据,导致用户隐私泄露。同时,由于贷款易于获得,消费者可能会过度借款,导致负债累累。
“高利我爱线报网率和隐藏费用、不明确的条款也值得注意。一些贷款产品可能带有高额的利率或难以察觉的费用,诱导式广告可能会隐藏重要的合同条款,导致消费者陷入不利的情况。”刘兴亮说。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飒表示,针对网贷市场的种种乱象,中国银保监会去年发布了《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其中就提出了网贷平台所存在的诸如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等行为。
“结合实践,网贷如果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着混淆、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的行为,将有可能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此外,网络平台的网贷还可能存在着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的行为,比如不当获取消费者外部信息,使得我爱线报网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权置于极大风险。”肖飒进一步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默安科技创始人兼CTO@安全_云舒曾在社交媒体上透露,自己在携程购票时莫名其妙被选择贷款服务,并在未被通知的情况下导致1000元的贷款逾期。随后,其删除了相关内容。但记者搜索发现,在社交媒体上,用户吐槽自己被引导贷款且未收到充分告知的情况并非个例,不止携程,其他平台也存在此类问题。
若App在用户开通贷款功能后,将贷款支付作为默认付款选项,且未做充分的还款提醒,造成消费者贷款逾期,责任应由谁承担?
肖飒结合《电子商务法》第19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分析指出,上述行为涉嫌利用技术手段、格式条款强制交易,侵害了消费者所享我爱线报网有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在合意缺位的情况下,倘若运营方擅自将款项付至用户的账户中,相较于借款,二者更可能形成不当得利的法律关系,用户仅负有返还本金的责任,无需对利息与期限担责任。
专家呼吁平台守好营销底线实际上,早在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就督促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加强经营管理,“业务办理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充分履行告知义务,使借款人明确了解贷款金额、期限、价格、还款方式等内容,并在合同中载明。禁止诱导借款人过度负债。禁止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方式催收贷款。禁止未经授权或者同意收集、存储、使用我爱线报网客户信息,禁止非法买卖或者泄露客户信息。”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相关平台和机构应守好自身底线,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相关平台和机构应为用户提供关于贷款风险的教育和资料,同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好数据安全保护,避免误导性或过度的营销策略,尊重用户的选择。”刘兴亮说。
肖飒指出,在客户信息安全方面,根据《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备案管理办法(试行)》,金融机构在客户端软件上架之前,应当办理备案。其次,设置了借款功能的App平台应按照与App收集处理个人信息有关的指引,核查并完善《隐私政策》、《用户协议》等有关个人金融信息的后台处理规则以及前端设置。比如,以字体加粗、标星号等方式显著标识敏感信息类型,明我爱线报网示告知消费者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等。此外,App应参照《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在最小必要范围内收集处理个人金融信息,并在收集处理前获得消费者的同意。
盘和林建议,打通投诉、维权渠道,不能由平台、由金融机构自行解决,监管要直插到底,听到消费者的声音。另外,金融机构要提升透明度,公开借贷资金来源,区分联合贷、助贷、自营贷等。
面对App花式放贷的情况,消费者应如何避坑?
在肖飒看来,首先,消费者要提高保护自身的信息安全意识,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不随意签字授权。其次,消费者应注意保管好个人重要证件、账号密码、验证码、人脸识别等信息。此外,合法的网贷平台应该在中国人民银行备案,消费者在申我爱线报网请贷款的时候,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官方网站查询平台的备案情况。
“正规的网贷平台都会对借贷者的年龄、个人征信、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等进行合理的风控审核。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仅凭身份证3分钟即可放款或贷款利率过低,那很有可能是贷款骗局。”肖飒提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推荐阅读
友情提醒: 请尽量登录购买,防止付款了不发货!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