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唐诗宋词”从某个角度上说明了诗在唐代繁荣的程度。唐朝享国289年,诗人却层出不穷,不少名家因取得的文学成就类似、又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而被大家习惯性合称,比如“李杜”、“小李杜”、“王孟”、“高岑”等等。
不过让你想不到的是,与李白文学水平向媲美的杜甫,在活着的时候竟然很少有人知道。自己能天下扬名还是靠着别人写了一篇墓志铭,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落魄的诗圣
天宝三年李白与杜甫第一次相遇,此时前者已经名满天下,艺术造诣受到当朝权贵的认可。而杜甫则困守洛阳,仕途蹉跎。另外,杜甫的祖父可当过宰相,李白因商人之子无权参加科举,正所谓“李白不考,杜甫没过”,相比之下谁更落魄一目了然。我爱线报网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
杜甫中年的生活轨迹就是唐帝国崩盘的路线,他到哪里哪里就有动乱,艰难地多次躲过叛军追杀还是一心追随唐朝,冒险见到唐肃宗的时候已经是衣不蔽体,皇帝念其辛苦才给了个八品小官。最后还是一路漂泊,客死在一条江舟内。
一代文豪就这般草草去世,世人却不甚感念。
因为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大家需要精神食粮来麻醉自己,用浪漫主义作品换取一时欢愉。杜甫针砭时弊,揭露社会的阴暗,可大家眼前已看到太多黑暗,不想要有人不断用诗歌提醒自己。
杜甫描绘社会现实的风格达到了大唐诗歌的又一鼎峰,但这需要时间让大众接受,所以他常常感到寂寞。终于,他在落魄中死掉了,临终前的遗愿也很简单:希望落叶归根。
如此简单的遗愿对于杜甫的儿子来说却非我爱线报网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常困难,因为他没有能力将父亲的遗骨带回老家安葬。说起来杜甫的儿子也算名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一句专门提到了他:娇儿恶卧踏里裂。只可惜没有留下名字。
没有留下名字的杜某某将老爹的遗愿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则比较争气,不仅留下了名字,还帮死去的杜甫扭转了乾坤,他叫杜嗣业。
那一年,一代诗圣已经去世43年了。杜嗣业背着爷爷的遗骨从湖南耒阳出发,艰难地向祖籍前进。本不富裕的身家随着行程消耗干净,一路形同乞讨,跌跌撞撞走到了湖北江陵。
诞生过张居正的江陵在唐朝也有一定知名度,因为元稹正在那里为官。杜嗣业看过元稹的新乐府诗,发现后者与爷爷一样关心社会现实,于是灵机一动想请元稹为杜甫写一篇墓志铭。
一个平我爱线报网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民想请文坛霸主为自己的爷爷写墓志铭,是因为他非常有底气,杜嗣业在背负杜甫遗骨的同时还随身带着杜甫的诗稿。
元稹在此前知不知道有杜甫这样一个人无从考证,但见到杜嗣业之后,他确实了解了杜甫的伟大。于是《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诞生了,洋洋千字是元与杜的隔空对话,内容的独特见解让杜甫被主流诗坛所重视,现实主义诗歌被提高到了一个档次。
大家忽然又惊讶地发现世上竟然有如此关注民生苦难的诗人,韩愈感叹道: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白居易对老杜的作品崇拜不已,由此确立了自己的诗歌风格。最为夸张的是当时的皇帝唐文宗,他在杜甫诗歌中发现了盛唐时期的一些宫殿遗址,于是下令重建。
所以说元稹重新挖掘了杜甫一点也不夸张,没我爱线报网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有他杜甫或许于晚些时候还会绽放光芒,但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什么时候被接受,期间会影响多少名家的作品就不好说了。
二、元白二人
说到杜甫的墓志铭,就不得不重墨聊一下它作者的影响力,因为元稹不仅帮杜嗣业的爷爷写过墓志铭,同样也帮白居易的妈妈写过祭文。
元稹与白居易,就如同“李杜”一般拆分不开。白居易与刘禹锡、柳宗元的年龄相仿,但刘、柳二人进入权力中枢的时候,白老哥还在道观中为科举而努力,在那里他碰到了小自己7岁的元稹。
白居易也是官宦之后,当年李希烈叛乱,身为彭城令的父亲守土有责,将家属送离了战区。一个女子带着孩子于江南地区颠沛流离、辗转多地,其辛苦让还是幼童的白居易记忆犹新,直到中年回忆起来还是不寒而栗,我爱线报网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甚至在作品中提到过: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元稹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长安人,但是家庭贫困,因为上不起学,知识都是母亲教的。元、白就这样在长安的一个道观中神奇般相遇了,他俩为了科举考试日夜苦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元和元年的科举中都脱颖而出。
元稹留在京城为官,白居易到地方当县尉。本是大展宏图的好时光,偏偏因为元稹意气风发屡次上谏,皇帝没怎么上火宰相却受不了,最后被一脚踢到了地方。期间元稹母亲过世,事业家庭皆落魄的他只能靠着白居易用工资接济自己。
作为元稹的好友,白居易的脾气是一样的。他是文人,却干着基层官员的工作,看着衙役对农民催粮逼税心里很是不满,苦于无着就写些立意不甚很高的讽刺诗来讥我爱线报网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讽时事。
偏偏有个叫刘禹锡的也爱干这种事,前文说过刘禹锡与柳宗元此时已经进入权力中枢,正在协助皇帝进行政治改革。刘因为对白居易赏识而提拔了白居易,这导致之后数年朝廷的重大事件都少不了白居易的身影。
白居易的春风得意映照着元稹的落魄江湖,仕途无望的老元开始潜心研究自己的艺术造诣。他巧妙地借用乐府诗体在一片浮躁萎靡的氛围中独树一帜,使诗歌发挥“泄导人情”的作用,终于成为一代诗坛霸主。
哭笑不得的是两个好朋友会如此相似!数年后刘、柳主导的政治运动失败,他们一派的人全被逐出了长安,此刻落魄“新贵”白居易同时间段失去了母亲。正居住在江陵的元稹得知后,为好友母亲写了一篇祭文,同时从自己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来资助老我爱线报网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白。
命运就是想法太多不由人,此后两人仕途一直处于原地踏步、退步、进步、又退步的阶段。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元白”有更多的时间用来钻研诗歌造诣。元稹将自己20卷作品交给白居易,白居易在认真研读完之后,又将自己对诗歌的思考与理解写了一片长信邮寄给元稹,这便是著名的《与元九书》。这封长信系统地论述了诗歌理论,是我国古典诗歌里程碑似的理论著作。
白居易、元稹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关注人民疾苦,这类为百姓而歌的作品在当时广泛流传。别的不说,歌妓以能背诵他们的作品而提高身价,可见当时的流行程度。
参考资料:蹇长春《白居易评传》
推荐阅读
友情提醒: 请尽量登录购买,防止付款了不发货!
QQ交流群:226333560 站长微信:qgzmt2